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 编辑
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是2000年后最活跃的太平洋飓风季,一共形成了19场获得命名的风暴,其中18场是在东太平洋形成,属国家飓风中心预警责任范围,1场是在中太平洋形成,属中太平洋飓风中心责任范围。全部19场命名风暴中有11场达到飓风强度,6场成为大型飓风。飓风季于2006年5月15日从东太平洋、6月1日从中太平洋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每年绝大多数热带气旋都是这段时间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的太平洋盆地形成。
2
相关
热带风暴阿莱塔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形成的第一个热带气旋。系统源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西南偏南方向的扰动天气区,发展出对流的同时组织结构也逐渐改善,于5月27日清晨归类为第一号热带低气压,再在这天上午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阿莱塔”,成为2006年西半球形成的首场热带风暴。气旋在朝墨西哥西南部的格雷罗州海岸移动期间增强至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75公里强度,接下来停止前进,之后又于5月29日转向西进并减弱,直至5月31日完全消散。阿莱塔在墨西哥海岸沿线产生中等程度降水,大风还刮倒了一些树木,但总体破坏程度很轻,也没有人员因此丧生。
飓风巴德是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形成的第2场获得命名的热带气旋,也是首场飓风和大型飓风。系统源于7月上旬进入东太平洋的一股东风波,于7月10日在下加利福尼亚州最南端以南海域发展成热带低气压。不久后,气旋升级成热带风暴,并且很快就开始发展出风眼。巴德开始快速增强,于7月11日升级成飓风,并于7月13日达到最高强度,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达到三级飓风标准。
飓风伊欧凯又名台风伊欧凯,是有纪录以来中太平洋出现的最强热带气旋。作为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期间中太平洋形成的首场风暴,伊欧凯创下多项纪录,不但纵横太平洋达17天之久,而且强度先后3度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五级太平洋飓风列表标准。
飓风伊莱亚娜是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六场大型飓风中的第四场,源自8月21日的东风波,存在期间自始至终在墨西哥近海朝西北方向移动。
飓风克里斯蒂是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持续时间相比较长的一个热带气旋。系统于8月30日经墨西哥西南方向近海的东风波发展形成,然后迅速增强并升级成飓风,达到最大持续风速130公里的最高强度。接下来由于海面温度降低,同时东北方向的2006年飓风约翰还令风切变增多,克里斯蒂逐渐减弱。受转向气流弱化影响,气旋转向南面飘移,于9月2日降级成热带低气压。
飓风塞尔吉奥是有纪录以来东北太平洋在11月形成的第3强飓风,也是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第19场获得命名的风暴和第11场飓风。系统于11月13日经墨西哥曼萨尼约以南约740公里海域的东风波发展而成,在向东南方向移动期间稳步增强,于11月15日达到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175公里的最高强度。气旋接下来转向北上,因风切变增多而开始减弱,此后又转向西进,始终远离墨西哥海岸,于11月20日在最初形成位置的罗盘方位方向约515公里洋面消散。
飓风莱恩是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期间第13个获得命名的风暴,第9个飓风以及第6场大型飓风,也是继2002年太平洋飓风季中的2002年飓风肯纳以来在墨西哥登陆最强劲的太平洋飓风。莱恩由9月13日墨西哥以南的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之后朝西北方向与墨西哥海岸平行移动,并在进入一片有利于其进一步强化的区域后不断增强。向东北转向后,莱恩达到每小时205公里的最高风速,并以最高强度在锡那罗亚州登陆。9月17日,风暴迅速弱化并消散,之后其残余还给美国德克萨斯州南部地区带去了降水。
飓风莱恩,也译作飓风雷恩,是一个为夏威夷州带来最多雨量的热带气旋,夏威夷山景城的最大降雨量为1,321毫米,亦为美国带来第二多雨量的热带气旋,仅次于2017年大西洋飓风季飓风哈维。自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飓风伊欧凯以来中太平洋最强的飓风,以及自2015年太平洋飓风季飓风派翠莎以来首个五级太平洋飓风列表。
飓风丹尼尔是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第二强劲的太平洋飓风,也是该飓风季第4个热带气旋命名的热带气旋。7月16日,丹尼尔起源于墨西哥离岸的一股东风波,之后向西移动并稳步加强,在7月22日达到每小时240公里的最高风速,当时气旋的特征与环形飓风类似。之后丹尼尔由于进入水温较低的海域,以及风切变增强而逐渐减弱。7月26日,它进入中太平洋后迅速退化为残留低气压。
飓风约翰是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的第11个获得命名的风暴,第7场热带气旋和第5个大型飓风,于8月28日由墨西哥以南海域的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由于外界环境有利,风暴得以迅速增强,于8月30日达到风速每小时215公里的最高强度。接下来飓风因眼墙置换周期以及与墨西哥西部陆地间的相互作用而减弱,于9月1日以风速每小时180公里强度在南下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登陆。约翰在向西北方向穿越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的过程中缓慢减弱,于9月4日消散。风暴残留的湿气之后进入了美国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