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田一郎,日本物理学家,现在担任神奈川大学物理学教授。三田一郎最著名的贡献是将B介子混合可以出现CP破坏。他曾获得1993年井上学术赏、1997年度仁科记念赏、2002年度中日文化赏、2004年樱井奖。他也在2002年获得紫绶褒章。学术界以外,三田一郎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在东京总教区担任执事一职。其宗教著作包括《为什么科学家相信神》一书。
贝尔实验为世界上两大B介子工厂之一,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实验计划,使用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的KEKB加速器来进行CP破坏的研究。
贝尔实验的名称Belle由来,乃是因为此实验的研究需要产生大量的B介子,而产生的来源是由电子与正电子对撞生成的。
贝尔实验为世界上两大B介子工厂之一,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实验计划,使用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的KEKB加速器来进行CP破坏的研究。
贝尔实验的名称Belle由来,乃是因为此实验的研究需要产生大量的B介子,而产生的来源是由电子与正电子对撞生成的。
BaBar实验,或简称,是一项由来自不同国家的超过500名物理学研究人员以及工程人员共同参与的一项实验,主要是为了在约10 Gev能量下研究亚原子世界的情况。这一实验主要是为了探索CP破坏。BaBar实验在SLAC 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进行,这个实验室是美国能源部下交给斯坦福大学在加利福尼亚州运行。
瓦尔·洛格斯登·菲奇,美国物理学家,1980年,因为发现中性K介子粒子衰变时存在CP破坏,与詹姆斯·克罗宁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LHCb,或称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是LHC上的7个探测器之一,它的主要物理目标是测量在b强子中的CP破坏和新物理。这样的研究可以帮助解释宇宙的重子不对称性。该探测器也能够履行在前面区域的生产截面和电弱相互作用物理学的测量。大约有来自60个科研机构840人,代表16个国家,形成建造和操作探测器的合作。
底夸克是带有电荷−⁄3 单位电荷的 第三代夸克,又称为美夸克。虽然量子色动力学描述每一种夸克的方法都很类似,由于底夸克带有很大的裸质量,而且CKM矩阵的元素Vub与Vcb的数值很小,因此底夸克拥有独特的标签。当做实验时,使用一种称为底贴签的技术,可以很容易地辨识出它的踪迹。由于CP破坏涉及到三代的夸克,因此研究CP破坏比较合适使用的粒子是含有底夸克的介子。BaBar实验、Belle实验与LHCb实验都正在进行这类实验。
瓦尔·洛格斯登·菲奇,美国物理学家,1980年,因为发现中性K介子粒子衰变时存在CP破坏,与詹姆斯·克罗宁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卡比博-小林-益川矩阵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表征了顶类型和底类型夸克间通过W粒子弱相互作用的耦合强度。对二代夸克情形,它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比博在1963年首先给出的,通常被称为卡比博矩阵或卡比博角。1973年日本物理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把它推广到三代夸克。三代矩阵含有相位,可以用来解释弱相互作用中的CP破坏,也被经常用来解释宇宙重子数不对称。CKM矩阵在轻子中的对应是庞蒂科夫-牧-中川-坂田矩阵。
卡比博-小林-益川矩阵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表征了顶类型和底类型夸克间通过W粒子弱相互作用的耦合强度。对二代夸克情形,它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比博在1963年首先给出的,通常被称为卡比博矩阵或卡比博角。1973年日本物理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把它推广到三代夸克。三代矩阵含有相位,可以用来解释弱相互作用中的CP破坏,也被经常用来解释宇宙重子数不对称。CKM矩阵在轻子中的对应是庞蒂科夫-牧-中川-坂田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