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语是中国东乡族的语言,属于蒙古语族。该语言使用地区主要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宁县和霍城县。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简称中国伊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穆斯林的全国性宗教团体,于1953年5月11日在北京成立。回族、维吾尔、中国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十个民族的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
马大汉,又名马会山,是一位清朝东乡族穆斯林,1895年与同乡马万福一同参与第三次河湟事变起兵反抗清朝。他们在河州、临洮县、循化指示他们的依赫瓦尼信徒加入叛乱,并将广河县、三甲集镇、洮河堰作为防御据点。马万福曾与马大汉订立决不投降的盟约,不过马万福被马安良和董福祥的清军包围时最终向清军投降,并出卖马大汉。马大汉最终在战斗中阵亡。
马明基,男,东乡族,青海大通县人,中国伊斯兰教人物,曾任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河州片是甘肃省一种克里奥尔化混合语言。它曾在几个世纪内是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的通用语。它基于维吾尔语和撒拉语,词汇上经过中原官话的重组,因此几乎所有词根都是汉语来源,但语法上仍维持突厥语格局,有6个格、黏着语形态和SOV语序。语法后缀既有突厥来源也有汉语来源;后者时与原来的功能分离并在语义上和汉语几乎没有联系。音系大体类似汉语,有3个声调,河州片变调模式从汉语视角看很罕见。河州话的声调模式很可能不同于汉族、回族、东乡族和保安族的民族语言,而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本土使用者间有这么大的差别。
在中国,广义上的回民包括,但不限于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中国伊斯兰教:回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
临夏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中心,位于甘肃省西南部,213国道穿过。旧名河州。临夏古代被称为“茶马互市”之地,是古代西北著名的商品集散地,也是内地通往藏区和青藏高原的要塞地区。临夏在中国被称为“中国的小麦加”,因为其居民多为穆斯林,宗教氛围浓厚。临夏的穆斯林属于很多个教派,基本上世界所有的所有伊斯兰教派在临夏都能找到其门徒。这些穆斯林居民也分属于不同的民族,有回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等。
河州话是甘肃省一种克里奥尔化混合语言。它曾在几个世纪内是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的通用语。它基于维吾尔语和撒拉语,词汇上经过中原官话的重组,因此几乎所有词根都是汉语来源,但语法上仍维持突厥语格局,有6个格、黏着语形态和SOV语序。语法后缀既有突厥来源也有汉语来源;后者时与原来的功能分离并在语义上和汉语几乎没有联系。音系大体类似汉语,有3个声调,河州话变调模式从汉语视角看很罕见。河州话的声调模式很可能不同于汉族、回族、东乡族和保安族的民族语言,而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本土使用者间有这么大的差别。
马万福,东乡族,经名努哈,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果园村人,又名马果园、果园哈吉,是中国伊斯兰教伊赫瓦尼派的创始人。
依赫瓦尼又作伊赫瓦尼、依黑瓦尼,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一大教法学派,属于哈乃斐学派。光绪十二年,甘肃东乡族阿訇马万福去伊斯兰圣城麦加朝觐,在阿拉伯半岛伊赫万运动的影响下,回国后创立了此学派。学派有着逊尼派的传统,与瓦哈比派有本质区别,二者不可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