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波 编辑
东风波是在副热带高压带南侧对流层中、下层的东风带中,常存在一个槽或气旋性曲率最大区,呈波状形式自东向西移动。
2
相关
飓风布伦达是有纪录以来第一个登陆墨西哥坎佩切州的热带气旋,源自1973年8月9日离开非洲西岸、并且穿越大西洋期间基本没有发展的东风波。8月18日,东风波关联的低气压已经发展出足够对流,成为热带低气压。系统当天就增强成热带风暴,然后进入尤卡坦半岛上空。8月21日,布伦达已回到海上并开始快速强化,还在当天形成风眼。气旋达到的最大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40公里,接近一级飓风标准上限,然后登陆坎佩切州。风暴进入陆地上空后迅速减弱,最终于次日消散。
热带风暴达利拉是2007年7月下旬在墨西哥西部引发洪灾的一个热带气旋,也是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形成的第7个热带低气压和第4场获得命名的风暴。系统源于7月22日墨西哥西南方向较远处海域的东风波,起初因受东北向风切变影响而显杂乱无章,但经过发展还是在7月24日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达利拉”。接下来24小时里,气旋稳步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略有提升,于次日清晨达到最大持续风速95公里的最高强度。此后不久,达利拉于7月25日穿过索科罗岛。风暴迂回向罗盘方位方向前进,并因行经海域海面温度逐渐降低而缓慢减弱。7月27日,气旋降级成热带低气压,并在几小时后逐渐退化成残留低气压。
热带风暴赫敏是1998年大西洋飓风季第八个获得命名的热带气旋,由9月5日非洲西海岸涌现的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这股东风波向西穿越大西洋后进入加勒比海西北部,并与其它天气系统相互影响。由此产生的新系统于9月17日在墨西哥湾中部成为热带低气压。风暴蜿蜒且缓慢地向北行进,之后升级为热带风暴并在路易斯安那州登陆,之后迅速弱化,但于9月20日重新增强为热带低气压。
热带风暴格特于2005年7月在坎佩切湾形成,是2005年登陆墨西哥的第4个热带气旋,也是活跃程度创纪录的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形成的第7场获得命名的风暴。系统起初以东风波形式穿越洪都拉斯和尤卡坦半岛,于7月23日下午在坎佩切湾组织成第七号热带低气压,次日再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格特”,成为有纪录以来大西洋飓风季中形成日期最早的第七场风暴。接下来气旋略有增强,于7月24日晚以最大持续风速70公里,气压1005巴的最高强度从塔毛利帕斯州坦皮科南部登陆。风暴登陆后向墨西哥中部内陆行进,于次日逐渐消散。
热带风暴约瑟芬是2008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10场热带气旋。系统源于8月31日离开非洲西海岸的强劲东风波,经过快速组织,于9月2日在佛得角西南偏南方向约270公里海域发展成第十号热带低气压,并且很快就于当天中午时分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约瑟芬”。接下来几天时间里,气旋总体向罗盘方位方向移动,于9月3日清晨达到最大持续风速100公里的最高强度。部分受飓风艾克的外流影响,约瑟芬遭遇强烈的风切变,同时还因外界大气干燥而开始减弱。9月6日,风暴在风切变、干燥空气和行经海域水温渐低的三重不利影响下减弱成热带低气压,并且周围的对流还在不断消散,最终退化成残留低气压。9月10日,约瑟芬的残留在瓜德罗普以东约835公里洋面消散,但系统的残留湿气仍在圣克洛伊岛引发轻度洪灾。
热带风暴马可是信史地球上规模最小的热带气旋,也是2008年大西洋飓风季第13场获得命名的风暴。系统源于2008年9月下旬加勒比地区西北部上空的广阔低气压。10月4日,受东风波影响,伯利兹上空发展出小规模大气环流。低气压区从尤卡坦半岛最南端掠过并进入坎佩切湾,于10月6日发展成本季第十三号热带低气压。低气压很快就于当晚增强成热带风暴并获名“马可”,再于协调世界时10月7日清晨达到最大持续风速100公里的最高强度。
热带风暴费尔南德是一个持续时间较短但致命的热带气旋,它袭击了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的部分地区,造成洪水泛滥和山崩。2013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五场热带风暴,费尔南德在8月25日于坎佩切湾从两股移离非洲海岸的东风波合并而发展而成的。风暴迅速组织,气旋增强成热带风暴,最终以中等至强烈热带风暴的标准在墨西哥海岸登陆。第二天,费尔南德在仍内陆维持,然后在该国的山地上消散。费尔南德在其相对较短的寿命期间造成了许多洪水泛滥,导致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及其周边地区有14人死亡。
热带风暴基科是2007年太平洋飓风季的第15个、也是最后一个热带气旋,这场强劲的热带风暴导致墨西哥西海岸的一艘小船倾覆,造成至少15人丧生。基科是由9月26日非洲海岸的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这股东风波穿越了大西洋,于10月8日经中美洲进入太平洋,并于10月15日在这里催生成第号热带低气压。该低气压次日向南飘移,经加强后被短暂宣告升级成热带风暴基科,随后弱化为热带低气压,之后又恢复到了热带风暴的强度。基科原本经预计将作为一个中等程度热带风暴于10月18日在墨西哥西海岸登陆。然而气旋接下来却由于该国上空一个高压脊的影响转为向西活动,并于10月20日达到每小时110公里的风速最高点。基科之后开始逐渐减弱,于10月24日降为低气压,之后再于10月27日完全消失,这一过程中没有登陆。
热带风暴约瑟芬是2008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10场热带气旋。系统源于8月31日离开非洲西海岸的强劲东风波,经过快速组织,于9月2日在佛得角西南偏南方向约270公里海域发展成第十号热带低气压,并且很快就于当天中午时分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约瑟芬”。接下来几天时间里,气旋总体向罗盘方位方向移动,于9月3日清晨达到最大持续风速100公里的最高强度。部分受飓风艾克的外流影响,约瑟芬遭遇强烈的风切变,同时还因外界大气干燥而开始减弱。9月6日,风暴在风切变、干燥空气和行经海域水温渐低的三重不利影响下减弱成热带低气压,并且周围的对流还在不断消散,最终退化成残留低气压。9月10日,约瑟芬的残留在瓜德罗普以东约835公里洋面消散,但系统的残留湿气仍在圣克洛伊岛引发轻度洪灾。
热带风暴汉娜是一个对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和东南部地区构成影响的中等强度热带风暴,也是2002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10个热带气旋和第9个获得命名的风暴。汉娜由表面槽、东风波、上层低气压和上层大气扰动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于协调世界时9月12日0点经国家飓风中心归类为热带低气压。风暴在其整个持续时间里的组织性一直很混乱,不过还是达到了热带风暴强度,最低气压为1001巴,最大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00公里。汉娜穿过路易斯安那州东南边界后,沿阿拉巴马州和密西西比州边界进行了第二次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