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条约》是瑞典和丹麦-挪威于1814年1月14日签订的条约。在拿破仑战争战败的丹麦国王把挪威割让予瑞典国王,以换取瑞典在波美拉尼亚的控制权。然而,条约内容从未正式实行。普鲁士在维也纳会议得到了波美拉尼亚;而挪威宣告独立,颁布宪法,选出克里斯蒂安八世为挪威国王。瑞典挥军挪威后不久,挪威便答应与瑞典结成君合。《基尔条约》特别指出挪威的三个属土──格陵兰、冰岛和法罗群岛并不随着挪威割让予瑞典,而是继续与丹麦结成联合。
丹属印度,是丹麦在印度的殖民地的称呼,是丹麦殖民帝国的一部分。丹麦-挪威在印度拥有200多年的殖民地,包括现今泰米尔纳德邦的特兰奎巴镇,现今西孟加拉邦的塞兰坡,以及目前的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丹麦在印度的存在对欧洲主要大国来说意义不大,因为它们既没有军事威胁也没有商业威胁。与其他地方一样,印度的丹麦-挪威企业通常资金不足,无法像英国,荷兰和葡萄牙企业那样主导或垄断贸易路线。
丹麦-阿尔及利亚战争,也被称为阿尔及利亚远征,是一场丹麦-挪威和奥斯曼阿尔及利亚的战争,时间从1769年持续到1772年,当时阿尔及利亚是奥斯曼帝国一个省。
孔斯贝格是挪威维肯郡的市镇。1624年丹麦-挪威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以Konings Bierg的名义建立的一个矿区。
卡尔马战争,发生在丹麦-挪威与瑞典帝国边界之间的战争,最终由丹麦-挪威获胜。此战争促进了丹麦在波罗的海的海上强权。
吕贝克和约结束了丹麦对三十年战争的干预。 它于1629年5月22日由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和丹麦的克里斯蒂安四世签署,并在6月7日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在吕贝克自由市签署。 天主教联盟在合约中被正式称为一体。它以最终不再干预帝国事务为代价,将其战前领土归还给丹麦-挪威。
丹属西印度群岛﹝丹麦语:Dansk Vestindien或De dansk-vestindiske øer﹞,是丹麦-挪威和丹麦在加勒比海上的一个殖民地,其范围即为现今之美属维尔京群岛。1917年丹麦在《丹属西印度群岛条约》中将此地贩售给美国,成为美属维尔京群岛。丹麦人在地理上称呼这些群岛为Jomfruøerne,意为处女群岛。
斯科讷战争的主要交战国为丹麦-挪威、勃兰登堡和瑞典。战场包括斯科讷、瑞典与挪威边界的几个省份,和德意志北部。丹麦和瑞典视后期战役为斯科讷战争的一部分,但德国史学家则视之为另一场“瑞典-勃兰登堡战争”。
丹麦东印度公司于丹麦-挪威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授权下于1616年创立,主要经营与印度的贸易业务,在印度的基地位于特兰奎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