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小行星带 编辑
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在已经被编号的120,437颗小行星中,有98.5%是在这里被发现的。小行星是由岩石或金属组成,围绕着太阳运动的小天体。因为在比较上这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估计为数多达50万颗,所以这个区域被称为主小行星带,简称“主带”。
8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小行星10353是一颗位在主小行星带的小行星,于1992年12月20日由大友哲在山梨县北杜市清里发现。
柯伊伯带,又称作伦纳德-柯伊伯带,另译柯伯带、,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外侧,在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柯伊伯带的假说最先由美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里克·查尔斯·伦纳德提出,十几年后杰拉德·柯伊伯证实了该观点。柯伊伯带类似于小行星带,但范围大得多,它比小行星带宽20倍且重20至200倍。如同主小行星带,它主要包含小天体或太阳系形成的遗迹。虽然大多数小行星主要是岩石和金属构成的,但大部分柯伊伯带天体在很大程度上由冷冻的挥发成分,如甲烷、氨和水组成。柯伊伯带至少有四颗矮行星:冥王星、妊神星、鸟神星和阋神星。一些太阳系中的卫星,如海王星的海卫一和土星的土卫九,也被认为起源于该区域。
彩神星是最大的主小行星带小行星之一。它的反照率只有0.04,是由比煤灰还要暗的碳质化合物组成的原始材料。它是詹姆斯·克雷格·沃森于1867年9月6日在密歇根州的安娜堡发现,并以罗马神话的奥罗拉命名为彩神星。
柯伊伯带,又称作伦纳德-柯伊伯带,另译柯伯带、,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外侧,在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柯伊伯带的假说最先由美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里克·查尔斯·伦纳德提出,十几年后杰拉德·柯伊伯证实了该观点。柯伊伯带类似于小行星带,但范围大得多,它比小行星带宽20倍且重20至200倍。如同主小行星带,它主要包含小天体或太阳系形成的遗迹。虽然大多数小行星主要是岩石和金属构成的,但大部分柯伊伯带天体在很大程度上由冷冻的挥发成分,如甲烷、氨和水组成。柯伊伯带至少有四颗矮行星:冥王星、妊神星、鸟神星和阋神星。一些太阳系中的卫星,如海王星的海卫一和土星的土卫九,也被认为起源于该区域。
柯伊伯带,又称作伦纳德-柯伊伯带,另译柯伯带、,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外侧,在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柯伊伯带的假说最先由美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里克·查尔斯·伦纳德提出,十几年后杰拉德·柯伊伯证实了该观点。柯伊伯带类似于小行星带,但范围大得多,它比小行星带宽20倍且重20至200倍。如同主小行星带,它主要包含小天体或太阳系形成的遗迹。虽然大多数小行星主要是岩石和金属构成的,但大部分柯伊伯带天体在很大程度上由冷冻的挥发成分,如甲烷、氨和水组成。柯伊伯带至少有四颗矮行星:冥王星、妊神星、鸟神星和阋神星。一些太阳系中的卫星,如海王星的海卫一和土星的土卫九,也被认为起源于该区域。
42295 邓丽君 是一个主小行星带微型行星。它由杨光宇于2001年10月23日在其位于本森附近的私人天文台沙漠之鹰天文台发现。它以20世纪台湾著名歌星邓丽君的英文名命名。
柯伊伯带,又称作伦纳德-柯伊伯带,另译柯伯带、,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外侧,在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柯伊伯带的假说最先由美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里克·查尔斯·伦纳德提出,十几年后杰拉德·柯伊伯证实了该观点。柯伊伯带类似于小行星带,但范围大得多,它比小行星带宽20倍且重20至200倍。如同主小行星带,它主要包含小天体或太阳系形成的遗迹。虽然大多数小行星主要是岩石和金属构成的,但大部分柯伊伯带天体在很大程度上由冷冻的挥发成分,如甲烷、氨和水组成。柯伊伯带至少有四颗矮行星:冥王星、妊神星、鸟神星和阋神星。一些太阳系中的卫星,如海王星的海卫一和土星的土卫九,也被认为起源于该区域。
谷神星是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主小行星带中值得关注的小行星列表天体。它的直径大约是945,使它成为海王星轨道以内最大的小行星。在太阳系天体大小列表排名第35,是在海王星轨道内唯一被标示为矮行星的天体。谷神星由岩石和冰组成,估计它的质量占整个主小行星带的三分之一。谷神星也是主小行星带唯一已知自身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天体。从地球看谷神星,它的视星等范围在+6.7至+9.3之间,因此即使在最亮时,除非天空是非常的黑暗,否则依然是太暗淡而难以用肉眼直接看见。1801年1月1日意大利人朱塞普·皮亚齐在巴勒莫首先发现了谷神星。最初被当成一颗行星,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天体在相似的轨道上被发现,因此在1850年代被重分类为小行星。
外行星是太阳系内轨道在主小行星带外侧的行星,因此所指的就是气态巨行星。依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依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