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原名刘云郎,陉邑人,五代十国初期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的义子,统领新军。921年,王处直秘密联络耶律阿保机,背叛李存勖,定州将领不愿联络契丹,推举王处直义子王都取代王处直,王都软禁王处直,杀王处直子孙及亲信,又杀王处直,归降后唐李存勖。李存勖以其子李继岌娶王都的女儿,以王都为义武军节度使。明宗李嗣源即位后,厌恶王都,和安重诲商量除掉他。王都获悉后,联络契丹反唐。李嗣源派大将王晏球讨伐王都的驻地定州。王都坚守一年多,天成四年二月,定州城破,王都与家属皆自焚而死。四子一弟被俘献于行在,凌迟于市。
王处直,表字允明,京兆万年县人,墓志称并州晋阳县人,晚唐、五代初期的义武节度使,是为割据一方的藩镇。
定州之战,928年四月至929年二月,后唐北面招讨使王晏球率兵讨平勾结契丹国据守定州的义武节度使王都。
李光进,字耀卿,唐宪宗时期将领,是元和中兴的功臣。本姓阿跌氏,出于南单于左厢十二姓,贞观初年,其曾祖父阿跌贺之从河曲灵武一带内迁,归附唐朝,被唐太宗授为鸡田州刺史。祖父阿跌延丰,袭鸡田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赠工部尚书。父亲阿跌良臣,开府仪同三司、鸡田州刺史、充朔方先锋左助兵马使。他少年时与弟弟李光颜随姐夫李奉国投靠辛云京,定居太原。作战以勇敢著称。随马燧平定李惟岳、田悦之乱,屡立战功。至德中任左右军牙门将、兼御史大夫、代州刺史,封范阳郡公,食邑二百户。元和四年,王承宗叛乱,他随范希朝救援义武节度使。元和六年,检校工部尚书,充单于都护府大都护、振武节度使,元和八年秋,改任灵武节度使,进阶银青光禄大夫,封安定郡王,赐姓李氏。元和十年六月卒于灵武,年五十七。
王郁,京兆万年人,唐朝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的庶子。他伯父王处存镇义武,死后,三军推其子王郜袭位,王处直为都知兵马使。光化三年,梁王朱全忠攻定州,王郜遣王处直在沙河据守。王处直兵败,入城驱逐王郜,王郜逃奔太原。乱兵推王处直为留后,遣人请梁王任命。朱全忠与晋王李克用绝好,表王处直为义武节度使。
后唐明宗李嗣源之侄。多谋略,善骑射,跟随后唐庄宗李存勖灭后梁,任捧圣都将、成德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明宗即位,补皇城使,平王都之乱。历镇义武节度使、成德节度使、昭义节度使、河阳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封泾王。后晋时为右龙武统军。后汉时,官至西京留守,封秦国公。后周广顺元年,因病去世。
唐德宗时,隶属父亲义武节度使张孝忠门下,后因功升为检校工部尚书。张孝忠死后,继为义武节度使,唐顺宗时,官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宪宗时,加张茂昭为太子太保。《卢氏杂记》记载张茂昭好食人肉,茂昭却表示“人肉腥而且肕,争堪吃。”后入朝,改为河中节度使。不久卒。
唐德宗时,隶属父亲义武节度使张孝忠门下,后因功升为检校工部尚书。张孝忠死后,继为义武节度使,唐顺宗时,官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宪宗时,加张茂昭为太子太保。《卢氏杂记》记载张茂昭好食人肉,茂昭却表示“人肉腥而且肕,争堪吃。”后入朝,改为河中节度使。不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