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高屋帽 编辑
乌纱高屋帽,又称笼巾,高屋乌纱帽、黑纱高屋帽、高顶乌纱帽等,是汉服首服高屋帽和乌帽的一类,因以黑纱制成而得名。最早出现于东晋,流行于南朝至宋代,有白、乌两种。乌帽为官员和士庶通用,又称乌纱帽,但与后世别称为“乌纱帽”的官帽非同一种帽子。相反白色的白纱帽则为皇室专用。
1
相关
白纱帽,即白纱高屋帽,是汉服首服中高屋帽的一类,流行于东晋至唐代。相对于官员士庶可服的乌纱高屋帽,白纱帽为天子、皇家亲贵使用,多用于宴会和私人场合。由于南朝时白纱帽为皇室专用之首服,因此戴上白纱帽意味着登上帝位,犹如后世的黄袍加身,明朝于慎行《榖山笔尘》就记载刘宋废帝刘子业被弑,诸王到秘书省见湘东王刘彧,由于事出突然,刘彧赤脚走到西堂,头戴乌帽。建安王刘休仁就把白纱帽戴在刘彧头上,拥立他为帝。刘宋后废帝刘昱被王敬则斩首后,王敬则欲自立为帝,就戴上白纱帽。
白纱帽,即白纱高屋帽,是汉服首服中高屋帽的一类,流行于东晋至唐代。相对于官员士庶可服的乌纱高屋帽,白纱帽为天子、皇家亲贵使用,多用于宴会和私人场合。由于南朝时白纱帽为皇室专用之首服,因此戴上白纱帽意味着登上帝位,犹如后世的黄袍加身,明朝于慎行《榖山笔尘》就记载刘宋废帝刘子业被弑,诸王到秘书省见湘东王刘彧,由于事出突然,刘彧赤脚走到西堂,头戴乌帽。建安王刘休仁就把白纱帽戴在刘彧头上,拥立他为帝。刘宋后废帝刘昱被王敬则斩首后,王敬则欲自立为帝,就戴上白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