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中 编辑
于敏中,表字叔子,一字重棠,耐圃,清朝官员。江南省镇江府金坛县人。状元及第,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谥文襄。《清史稿》有传。
2
相关
日下旧闻考》,原名《钦定日下旧闻考》,是清朝乾隆年间刊印的关于北京历史、地理、城坊、宫殿、名胜等方面的古籍,是于敏中、英廉、德保、窦光鼐、朱筠等人奉敕编纂,并于康熙年间朱彝尊的《日下旧闻》的基础上考证和补充而成的。古人称京师为“日下”,故名“日下旧闻”。
《日下旧闻考》,原名《钦定日下旧闻考》,是清朝乾隆年间刊印的关于北京历史、地理、城坊、宫殿、名胜等方面的古籍,是于敏中、英廉、德保、窦光鼐、朱筠等人奉敕编纂,并于康熙年间朱彝尊的《日下旧闻》的基础上考证和补充而成的。古人称京师为“日下”,故名“日下旧闻”。
钦定满洲源流考》是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阿桂、于敏中、和珅、董诰等人奉诏编撰的满洲民族历史的书籍。九月初八日乾隆帝钦定书名为《满洲源流考》。至五十四年正月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总校官陆费墀完成校对,正式上呈。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简称《通鉴辑览》,为清朝官修编年纲目体通史,乾隆三十二年乾隆帝敕命傅恒等人撰修,以康熙《御批资治通鉴纲目》、明朝李东阳《历代通鉴纂要》为架构重修,重新考证并重订凡例,记录自三皇五帝至明朝灭亡,共一百十六卷,附南明朱聿键、朱由榔纪事本末四卷。体裁以编年为主轴,引领纲、目,详注训诂、典故、考证,并乾隆帝亲自作批注附加于上。乾隆三十三年正月成书,由傅恒、尹继善、刘统勋、阿里衮、刘纶、于敏中、舒赫德联名上表进御。
乾隆年间,官甘肃知县,终官江苏松太兵备道。多才多艺,精于风水,“每为亲戚交友择地,贫者助之财以葬”。章攀桂曾为于敏中金坛里第营造花园。于敏中收受贿赂事发后,攀桂受到牵连,被革职。晚年居江宁,著有《选择正宗》。
《钦定满洲源流考》是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阿桂、于敏中、和珅、董诰等人奉诏编撰的满洲民族历史的书籍。九月初八日乾隆帝钦定书名为《满洲源流考》。至五十四年正月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总校官陆费墀完成校对,正式上呈。
乾隆四十二年,于敏中等奉敕主编《明史考证》,多依据《国朝献征录》参校《明史》,但《明史考证》并未刊行。光绪年间,户部侍郎王颂蔚入值军机处,得见《明史考证》残本,并将其整理成《明史考证攟逸》四十二卷,1916年收入《嘉业堂丛书》。王颂蔚之子王季烈再参考《攟逸》失载而见诸于文津阁本《明史考证》的三十余条录,撰成《明史考证攟逸补遗》一卷。民国二十五年,中华书局刊印《明史》,将《明史考证攟逸》及《补遗》拆开,附于诸列传之后。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简称《通鉴辑览》,为清朝官修编年纲目体通史,乾隆三十二年乾隆帝敕命傅恒等人撰修,以康熙《御批资治通鉴纲目》、明朝李东阳《历代通鉴纂要》为架构重修,重新考证并重订凡例,记录自三皇五帝至明朝灭亡,共一百十六卷,附南明朱聿键、朱由榔纪事本末四卷。体裁以编年为主轴,引领纲、目,详注训诂、典故、考证,并乾隆帝亲自作批注附加于上。乾隆三十三年正月成书,由傅恒、尹继善、刘统勋、阿里衮、刘纶、于敏中、舒赫德联名上表进御。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简称《通鉴辑览》,为清朝官修编年纲目体通史,乾隆三十二年乾隆帝敕命傅恒等人撰修,以康熙《御批资治通鉴纲目》、明朝李东阳《历代通鉴纂要》为架构重修,重新考证并重订凡例,记录自三皇五帝至明朝灭亡,共一百十六卷,附南明朱聿键、朱由榔纪事本末四卷。体裁以编年为主轴,引领纲、目,详注训诂、典故、考证,并乾隆帝亲自作批注附加于上。乾隆三十三年正月成书,由傅恒、尹继善、刘统勋、阿里衮、刘纶、于敏中、舒赫德联名上表进御。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简称《通鉴辑览》,为清朝官修编年纲目体通史,乾隆三十二年乾隆帝敕命傅恒等人撰修,以康熙《御批资治通鉴纲目》、明朝李东阳《历代通鉴纂要》为架构重修,重新考证并重订凡例,记录自三皇五帝至明朝灭亡,共一百十六卷,附南明朱聿键、朱由榔纪事本末四卷。体裁以编年为主轴,引领纲、目,详注训诂、典故、考证,并乾隆帝亲自作批注附加于上。乾隆三十三年正月成书,由傅恒、尹继善、刘统勋、阿里衮、刘纶、于敏中、舒赫德联名上表进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