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诗 编辑
交响诗,也称为音诗,是标题音乐具代表性的曲种,通常为单乐章,音乐的内涵通常具有叙事性,或者要呈现出故事性。交响诗的故事题材来源多样,可包括文学作品,绘画,民间传说等。
1
相关
唐纳德·沃尔布里奇·“唐”·雪利是一名美国古典、爵士乐钢琴家和创作家。在1950、1960年代,他为卡丹斯唱片录制了许多专辑,尝试在爵士曲风中揉合古典元素。他创作了交响曲、钢琴与大提琴协奏曲、三首弦乐四重奏、一部独幕剧、一些管风琴与小提琴作品、一部根据詹姆斯·乔伊斯1939年的小说《芬尼根的守灵夜》创作的交响诗、以及一系列1858年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的变奏曲。
雪利于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出生,年轻时为一名优秀的古典钢琴学生。尽管他早期演奏传统古典音乐并未获得太多知名度,却在融合多种不同音乐风格的工作上取得了成功。
提尔恶作剧》,作品号28,是理查德·施特劳斯写于1894-95年的一部交响诗。它描述了德国农民民间英雄捣蛋鬼提尔的不幸遭遇和恶作剧,他由两个主题代表。第一主题由法国号吹奏,是一段悠扬的旋律,达到高峰,向下跌落,最后以三个长而响亮的音符结束,每个音符逐渐降低。第二主题由高音单簧管演奏,狡猾而磨磨蹭蹭,暗示着一个骗子在做他最擅长的事情。
《我的祖国》是捷克作曲家贝多伊齐·斯美塔那在1874年-1879年间完成的交响诗作品,是由六首色彩缤纷而富戏剧性的管弦乐曲所组成。尽管这六部分乐章常被认定为一个整体而演奏,它的每个乐章其实是独立作品。每部分在1875年至1880年都独自举办了首演。真正六部分合一的完整“首演”直到1882年11月5日才在布拉格举行。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作品30为理查·斯特劳斯于1896年创作的一部交响诗,其灵感来自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96年11月27日,该曲于法兰克福首演;通常的演奏时间为约半个小时。
《死之岛》是俄国作曲家拉赫曼尼诺夫的一首交响诗,于1908-1909年期间于德累斯顿完成,本作品被视为俄国于二十世纪初的后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之一。乐曲取自阿诺德·勃克林于1880年所绘画的死之岛。1907年,作曲家在巴黎时看到了《死之岛》的黑白版本,从而引发起创作本曲的意念。
斯拉夫进行曲》,降b小调,作品号31,是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于1876年出版的交响诗。全曲演奏时长约10分钟。此曲为庆祝俄罗斯帝国俄土战争塞尔维亚-土耳其战争而写。
《死与变容》,作品24,或称为《死与净化》,是德国作曲家理察·斯特劳斯的第三首交响诗。他在1888年夏末开始写作此曲,并于隔年11月18日完成。本曲在1890年6月21日于德国艾森纳赫首演,由作曲家本人指挥。
《暴风雨》,作品号18,是俄国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于1873年谱曲的交响诗,乐谱所标示的调性为F小调,在儒略历1873年12月7日首次公演,由尼古莱·格里戈里耶维奇·鲁宾斯坦指挥。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作品30为理查·斯特劳斯于1896年创作的一部交响诗,其灵感来自于弗里德里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96年11月27日,该曲于法兰克福首演;通常的演奏时间为约半个小时。
桑切斯·德富雷特斯。古巴音乐家。曾任哈瓦那文学艺术研究所音乐部秘书。他写了许多民歌,为表彰他的贡献,古巴政府指定每年4月3日,他的诞辰为“古巴歌曲节”。他也作有一些古典音乐作品,如歌剧《遇难者》等六部,交响诗《安娜卡奥纳》、清唱剧《圣诞节》,管弦乐《古巴三联画》《古巴狂想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