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陶 编辑
交趾陶,又名嘉义烧,是中国南方台湾传统建筑的装饰,源自唐三彩,是一种低温彩釉软陶,主要都在民间默默发展与延续,早期最常见于庙宇的https://en.wiktionary.org/wiki/zh:水车堵|wiktionary:zh:水车堵,而近代交趾陶则越来越少装置于水车堵内,但依然可在庙宇内欣赏到交趾陶,例如:中大型壁堵,但并非每间庙宇都会有,但此种交趾陶壁堵,皆须手工订制,制作步骤繁复,造价颇高端看庙方是否愿意制作。大约1980年代期间,在嘉义县嘉义市有些古董商人将庙宇翻修拆除的交趾陶买进在古董市场上流通,让交趾陶开始转而可收藏的艺术品,因而有庙宇的交趾陶剪黏师傅开始转而制作交趾陶艺品,在当时交趾陶颇为热门,只是后来创作题材受限于传统,少有新意,遂逐渐没落。
1
相关
三峡福安宫,位于台湾新北市三峡区民权街32号,为一道教庙宇,主祀福德正神。根据桃园厅志记载,庙宇创建于乾隆三十八年,迄今已超过200年,与三峡祖师庙、三峡兴隆宫,合称为三峡区的三大古庙,是附近民众多年以来的宗教信仰中心。前后经历八次翻修,于1996年四月的第八次重建,由委员会敦请教授李干朗设计与规划而成,庙身以抗虫耐腐的黑檀木结合传统工艺雕刻而成;屋顶之瓦楞则采陶瓷碗的剪裁拼贴,并黏贴上交趾陶完成。另外,民权街南界与八张交界处亦有一座土地公庙,由于三峡市集发展于这两座土地公庙间,故有“街头街尾土地公”之说。
叶王,字麟趾、号和云,外号“狮”,时人以“王狮”相称,后人改为“王师”以示尊称。台湾嘉义县人,为第一位台湾出身的交趾陶艺师。在台南县、嘉义县一带庙宇中皆可见其作品。其宝石釉制作技术为当今台湾交趾陶二大支派之一,与洪坤福的水彩釉齐名,作品曾遍及全台,有“台湾绝技”、“台湾交趾第一人”之誉。
祥太文化馆,是中华民国嘉义市东区的一座私人艺术陈列馆,为祥太文教基金会所成立,在2003年12月12日开馆,主要展出“台湾早期交趾陶”、“佛像雕塑”与“华夏古陶瓷”等收藏品。
洪坤福,世称尪仔福,福建省泉州同安县人,交趾陶与剪黏技师。曾随师柯训渡海来台参与北港朝天宫和新港奉天宫重建工程,并定居于今嘉义县新港乡一带授徒,使该地成为台湾交趾陶工艺与寺庙装修工程重镇。在交趾陶工艺方面,以泉州系统手艺和“水彩釉”上色技术,与潮州系统、宝石釉大师叶王并为台湾交趾陶两大系统;在剪黏艺术方面,则与潮州何金龙并称“南何北洪”,为北派宗匠。
林洸沂出生于嘉义县新港乡月眉村,是交趾陶技艺创作者,为中华民国文化资产下传统艺术的保存修复技术保存者。作品强调文史考究,并以釉色变化运用见长。
林再兴,台湾嘉义县新港乡人,著名传统工艺艺师,专长交趾陶,被认为是台湾交趾陶国宝级艺师。
板头村位于台湾嘉义县新港乡的西北边,是新港乡辖下的行政区。面积约1.790189平方公里,包含13邻,总人口数640人,为具有交趾陶特色的聚落。
嘉义市文化局交趾陶馆,位于台湾嘉义市东区,隶属于嘉义市文化局,于2000年5月13日开馆启用,启用的同时也一并举办第二届交趾陶艺术节。该馆主要展出有“台湾绝技”美名的交趾陶相关文物与艺术品。
最初馆址位于嘉义市文化中心地下一楼,于2018年2月1日起闭馆,之后将移至嘉义市立博物馆三楼。
嘉义市文化局交趾陶馆,位于台湾嘉义市东区,隶属于嘉义市文化局,于2000年5月13日开馆启用,启用的同时也一并举办第二届交趾陶艺术节。该馆主要展出有“台湾绝技”美名的交趾陶相关文物与艺术品。
最初馆址位于嘉义市文化中心地下一楼,于2018年2月1日起闭馆,之后将移至嘉义市立博物馆三楼。
吴荣,原名吴志荣,台湾云林县斗六市人,交趾陶传统工艺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