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东疆。市境西北接昌吉州,西南达吐鲁番市,南界巴音郭楞州,东南邻甘肃省酒泉市。地处天山山脉东缘,巴里坤山、喀尔里克山横亘中部,将市境分为南北两部。天山南麓为哈密盆地和戈壁,间有绿洲;北麓为广阔的草原。河流均为季节性小河,湖泊多为盐湖。全市总面积137,222平方公里,人口61.67万,其中汉族占70%,维吾尔族占18%,哈萨克族占9%,回族占3%。市政府驻伊州区。当地以盛产哈密瓜闻名,《新疆回部志》云:“自康熙初,哈密投诚,此瓜始入贡,谓之哈密瓜。”
盖斯麻札,又称盖斯墓、盖斯拱拜、绿拱拜、圣人坟、圣人墓,相传可能是前往唐朝传播伊斯兰教的圣伴盖斯之麻札,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盖斯麻札最初位于星星峡镇,于民国纪年二十八年被毁,民国三十四年于现址重建。是一座混合伊斯兰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建筑的陵园建筑。盖斯麻札是第四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哈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东疆。市境西北接昌吉州,西南达吐鲁番市,南界巴音郭楞州,东南邻甘肃省酒泉市。地处天山山脉东缘,巴里坤山、喀尔里克山横亘中部,将市境分为南北两部。天山南麓为哈密盆地和戈壁,间有绿洲;北麓为广阔的草原。河流均为季节性小河,湖泊多为盐湖。全市总面积137,222平方公里,人口61.67万,其中汉族占70%,维吾尔族占18%,哈萨克族占9%,回族占3%。市政府驻伊州区。当地以盛产哈密瓜闻名,《新疆回部志》云:“自康熙初,哈密投诚,此瓜始入贡,谓之哈密瓜。”
哈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东疆。市境西北接昌吉州,西南达吐鲁番市,南界巴音郭楞州,东南邻甘肃省酒泉市。地处天山山脉东缘,巴里坤山、喀尔里克山横亘中部,将市境分为南北两部。天山南麓为哈密盆地和戈壁,间有绿洲;北麓为广阔的草原。河流均为季节性小河,湖泊多为盐湖。全市总面积137,222平方公里,人口61.67万,其中汉族占70%,维吾尔族占18%,哈萨克族占9%,回族占3%。市政府驻伊州区。当地以盛产哈密瓜闻名,《新疆回部志》云:“自康熙初,哈密投诚,此瓜始入贡,谓之哈密瓜。”
柳条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北部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南部,是巴里坤湖主要的入湖河流,发源于伊州区白石头乡西南巴里坤山白石头风景区,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口门子村出山口,于白石头乡东北约4千米处转西北流,经鸣沙山后进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经巴里坤县松树塘、柳条河水库、奎苏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山农场、团结水库、二渠水库等地,于大河镇以南约3.7千米处转西流,最后注入巴里坤湖。河流全长约108千米,总集水面积约3000平方千米。
二渠水库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境内的一座中型平原水库,位于二渠泉水上,经过大河公社全体社员5年的艰苦奋斗,水库于1981年竣工,可灌溉农田3.2万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简称第十三师,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师,管理团场位于哈密市境内。全师土地总面积7,514平方公里,总人口10.89万,师部驻地哈密市伊州区。
星星峡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哈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东疆。市境西北接昌吉州,西南达吐鲁番市,南界巴音郭楞州,东南邻甘肃省酒泉市。地处天山山脉东缘,巴里坤山、喀尔里克山横亘中部,将市境分为南北两部。天山南麓为哈密盆地和戈壁,间有绿洲;北麓为广阔的草原。河流均为季节性小河,湖泊多为盐湖。全市总面积137,222平方公里,人口61.67万,其中汉族占70%,维吾尔族占18%,哈萨克族占9%,回族占3%。市政府驻伊州区。当地以盛产哈密瓜闻名,《新疆回部志》云:“自康熙初,哈密投诚,此瓜始入贡,谓之哈密瓜。”
红光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建于1959年,是兰新铁路的一个铁路车站。距离兰州站1328公里,距上行车站红旗村站27公里,距下行车站哈密站11公里。该站隶属乌鲁木齐铁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