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 编辑
有情或有情众生,乃为佛教术语,音译为萨埵、萨多波,旧译为众生,或称为含识,即一切有心识、有感情、有见闻觉知之生命体。相对于有情,草木、土石、山河、大地等则称为非情或无情。梵语“sattva”亦带有“存有”、“存在”、“生者”、“真者”、“实者”之义。众生 众多生死的意思
1
相关
如来藏,大乘佛教术语,是指大乘佛教的教理中,一切众生本自具有、与佛同等、心性本净的心性,又称作佛性、真如、本识、本际、实际、法身、无垢识。众生虽有本自清净的心性,为烦恼遮蔽时,是感召因缘果报的阿赖耶识、异熟识、第八识,修行净除烦恼后,才是真如、佛性、如来藏。
不空如来藏,大乘佛教术语,是二如来藏之一,出自《胜鬘经》。如来藏是指大乘佛教理论中,一切众生本自具有,与佛同等心性本净的心性,又称作佛性、真如。
胁侍,又作“胁士”,侍立在本尊的两侧,目的是协助本尊降妖伏魔或教化众生的辅佐者,道教中又称从神。
冤亲债主,或作冤家债主、怨家债主,本指现实生活中结怨、亏欠的对象,后来指在历劫轮回中,与其有仇怨、有亏欠的众生,尤其指会无形作祟的孤魂野鬼。无论在佛教还是道教,“冤家债主”都是超拔救度的对象,可算是孤魂野鬼的一种。孤魂野鬼是不能得到后代供养者变成的鬼魂,古代视作水患、干旱等灾害成因。“冤家债主”则是带来流产、小孩生病、夭折等灾厄的鬼。
如意轮观音陀罗尼,又称如意宝轮王陀罗尼、大莲华峰金刚秘密如意轮咒、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是佛教如意轮观音的真言,此咒能使众生所求如意圆满“能于一切所求之事,随心饶益,皆得成就”,在十小咒中列于第一篇,是观音菩萨的真言之一,亦是佛教徒多所诵念的咒语。
毘湿奴,也译为毘纽笯、毘湿纽、维世奴,其他称号有诃利、幻惑天王,奥义书中又把那罗延、那罗希摩、婆薮天等列作其化身,是印度教三相神之一,梵天主管“创造”、湿婆主掌“毁灭”,而毗湿奴即是“守护”之神,印度教中被视为众生的保护之神,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印度人大多信仰湿婆和毘湿奴,在尼泊尔和泰国,国王被认为是毘湿奴化身。
娑婆三圣,为佛教信仰中娑婆世界三尊主要的佛、菩萨,一般是指在娑婆世界教育、度化众生的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
地狱,音译作捺落迦、那落迦、奈落、泥梨耶、泥梨、泥犁等。佛教宇宙论以此界为轮回流转中最痛苦、最低劣的生存界。众生命终后,因其人所作的恶业,将投生此界或其他恶趣受苦,到了业报结束后才投生他界。与饿鬼、畜生并列为三恶趣之一,代表着三不善根中的瞋。
四生,佛教术语,指世间有情众生的四种生的方式,即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四生”、“四生众类”两词可用于泛指一切有情众生。
有轮,又称生命之轮、生死轮、六道轮回图;佛教术语,是对佛教轮回观的一种表现形式,将三界六道轮回描述为车轮状,众生在轮中流转不息,无有出期,又加以策励修行的偈语,以达到教化的作用。有轮也是藏传佛教中唐卡的一项重要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