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 编辑
会稽山,原名茅山、苗山,亦称亩山、防山、镇山、覆釜山、宛委山、嵞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南部,长约100公里。会稽山最高峰为香炉峰,海拔354.7米。会稽山为中国五大镇山之南镇。隋代开皇十四年,会稽山诏封为“南镇”。
2
相关
金华市,简称婺、金,古称婺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市境西北临杭州市,东北接绍兴市,东界台州市,南毗丽水市,西达衢州市。地处金衢盆地东部,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南部为仙霞岭,东部为大盘山,东北为会稽山,北部为龙门山,西北为千里岗山。东阳江、武义江于城区汇合成金华江,往西流与衢江在兰溪市汇合后称兰江。全市总面积10,942平方公里,人口545.4万,市人民政府驻婺城区。金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金华火腿原产地。金华亦为浙中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沪昆铁路、金千铁路、金温铁路和沪昆客运专线在此交汇。
镇是中国古代一系列重大名山的总称,是中国古代礼制中重要的祭祀对象,与五岳、四海、四渎并称“岳镇海渎”。镇山的具体所指曾有过多次改变,至宋元确立为五镇,分别为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金华市,简称婺、金,古称婺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市境西北临杭州市,东北接绍兴市,东界台州市,南毗丽水市,西达衢州市。地处金衢盆地东部,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南部为仙霞岭,东部为大盘山,东北为会稽山,北部为龙门山,西北为千里岗山。东阳江、武义江于城区汇合成金华江,往西流与衢江在兰溪市汇合后称兰江。全市总面积10,942平方公里,人口545.4万,市人民政府驻婺城区。金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金华火腿原产地。金华亦为浙中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沪昆铁路、金千铁路、金温铁路和沪昆客运专线在此交汇。
绍兴市,简称越,古称越州、会稽、山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中北部,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南岸。市境西北临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东邻宁波市,西南接金华市,东南接台州市。地处浙东盆地丘陵北部与宁绍平原西部,地势南高北低,会稽山纵贯市境,以西为诸暨盆地,以东为新嵊盆地。曹娥江流贯市境北流入钱塘江,西部有浦阳江、杭甬运河。钱塘江南岸平原水网密布,湖泊众多,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全市总面积8,274.7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47.21万,市人民政府驻越城区。绍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越文化中心,出产的黄酒闻名遐迩。绍兴纺织业、小电机、节能照明、生物酿造业发达,纺织业出口产品占世界纺织面料交易额的60%,绍兴中国轻纺城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
绍兴市,简称越,古称越州、会稽、山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中北部,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南岸。市境西北临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东邻宁波市,西南接金华市,东南接台州市。地处浙东盆地丘陵北部与宁绍平原西部,地势南高北低,会稽山纵贯市境,以西为诸暨盆地,以东为新嵊盆地。曹娥江流贯市境北流入钱塘江,西部有浦阳江、杭甬运河。钱塘江南岸平原水网密布,湖泊众多,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全市总面积8,274.7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47.21万,市人民政府驻越城区。绍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越文化中心,出产的黄酒闻名遐迩。绍兴纺织业、小电机、节能照明、生物酿造业发达,纺织业出口产品占世界纺织面料交易额的60%,绍兴中国轻纺城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
秦望山,又名刻石山,海拔543.6米,在中国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境内,北麓有越城区秦望村,南接诸暨市界,为会稽山山脉中秦望、法华、兰诸、香炉、云门、委宛等众山的最高峰。秦望山得名与秦始皇东巡望海于此的传说,李斯曾作《https://zh.wikisource.org/wiki/会稽刻石|s:会稽刻石》于此,故而又名刻石山。旧志对此山记载存在冲突,按《会稽记》“东有秦望山”,而据《水经渐江水注》“在州城正南”。浙江省正计划在此地建立秦望山森林公园。
大禹陵是禹的纪念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8公里禹陵乡禹陵村,墓在会稽山下,坐东朝西。前为禹池,面对亭山。墓建有碑亭,内立“大禹陵”三字石碑。附近有禹庙,分午门、祭厅、正殿三进。内立岣嵝碑,碑文77字,但由于碑上的字体奇特形如蝌蚪,完全有别于禹时代黄河文明所普遍采用的甲骨文或钟鼎文,故而也有一些学者对此一结论提出质疑,认为此碑并非禹王之碑,真正的禹陵也应当地处于长江甚至淮河之北的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下游河段的某一处经常性泛滥的水域,而非远在长江文明地带的今浙江绍兴市内。禹庙东有窆石亭,内立圆锥状窆石一块,高2米,上有圆孔。
大禹陵是禹的纪念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8公里禹陵乡禹陵村,墓在会稽山下,坐东朝西。前为禹池,面对亭山。墓建有碑亭,内立“大禹陵”三字石碑。附近有禹庙,分午门、祭厅、正殿三进。内立岣嵝碑,碑文77字,但由于碑上的字体奇特形如蝌蚪,完全有别于禹时代黄河文明所普遍采用的甲骨文或钟鼎文,故而也有一些学者对此一结论提出质疑,认为此碑并非禹王之碑,真正的禹陵也应当地处于长江甚至淮河之北的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下游河段的某一处经常性泛滥的水域,而非远在长江文明地带的今浙江绍兴市内。禹庙东有窆石亭,内立圆锥状窆石一块,高2米,上有圆孔。
涂山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一个地名,古字又写做嵞、峹。其地望有四说,相传即今安徽蚌埠市怀远县境内的涂山,另一说为河南洛阳嵩县境内的三涂山、三说浙江会稽山,四说重庆境内涂山。后期文献记载大禹在涂山召集部落会盟,再次征讨三苗。据《左传》记载“执玉帛者万国”参加了涂山之会。涂山氏居住在涂山附近。
秦望山,又名刻石山,海拔543.6米,在中国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境内,北麓有越城区秦望村,南接诸暨市界,为会稽山山脉中秦望、法华、兰诸、香炉、云门、委宛等众山的最高峰。秦望山得名与秦始皇东巡望海于此的传说,李斯曾作《https://zh.wikisource.org/wiki/会稽刻石|s:会稽刻石》于此,故而又名刻石山。旧志对此山记载存在冲突,按《会稽记》“东有秦望山”,而据《水经渐江水注》“在州城正南”。浙江省正计划在此地建立秦望山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