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劫证道经咒,全称为太上敕演救劫证道经咒,道教经典《吕祖全书》中的一篇赞颂。近千年以来将其中的四段灵章视作以梵语书写而成的“咒语”,然而皆不解其意。近年,佐伯好郎等学者认为中间的四篇灵章其实是唐朝基督教的景教赞美圣诗。
《一神论》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唐朝敦煌文献,为京都京都大学讲师富冈谦藏氏所收藏,因此被佐伯好郎称作“富冈文书”。近代史学家通常认为其与景教 相关。写本首部已残缺,可能撰于641至642年之间。经文由三部分组成,依次为〈喻第二〉、〈一天论第一〉、〈世尊布施论第三〉,“一神论”是全帙之总题名。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林仰山指出:
救劫证道经咒,全称为太上敕演救劫证道经咒,道教经典《吕祖全书》中的一篇赞颂。近千年以来将其中的四段灵章视作以梵语书写而成的“咒语”,然而皆不解其意。近年,佐伯好郎等学者认为中间的四篇灵章其实是唐朝基督教的景教赞美圣诗。
《一神论》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唐朝敦煌文献,为京都京都大学讲师富冈谦藏氏所收藏,因此被佐伯好郎称作“富冈文书”。近代史学家通常认为其与景教 相关。写本首部已残缺,可能撰于641至642年之间。经文由三部分组成,依次为〈喻第二〉、〈一天论第一〉、〈世尊布施论第三〉,“一神论”是全帙之总题名。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林仰山指出:
《一神论》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唐朝敦煌文献,为京都京都大学讲师富冈谦藏氏所收藏,因此被佐伯好郎称作“富冈文书”。近代史学家通常认为其与景教 相关。写本首部已残缺,可能撰于641至642年之间。经文由三部分组成,依次为〈喻第二〉、〈一天论第一〉、〈世尊布施论第三〉,“一神论”是全帙之总题名。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林仰山指出:
《一神论》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唐朝敦煌文献,为京都京都大学讲师富冈谦藏氏所收藏,因此被佐伯好郎称作“富冈文书”。近代史学家通常认为其与景教 相关。写本首部已残缺,可能撰于641至642年之间。经文由三部分组成,依次为〈喻第二〉、〈一天论第一〉、〈世尊布施论第三〉,“一神论”是全帙之总题名。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林仰山指出:
《一神论》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唐朝敦煌文献,为京都京都大学讲师富冈谦藏氏所收藏,因此被佐伯好郎称作“富冈文书”。近代史学家通常认为其与景教 相关。写本首部已残缺,可能撰于641至642年之间。经文由三部分组成,依次为〈喻第二〉、〈一天论第一〉、〈世尊布施论第三〉,“一神论”是全帙之总题名。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林仰山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