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 编辑
侵华日军,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所有参与侵略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日本军各部队的泛称,先后包括中国驻屯军关东军华北方面军上海派遣军华中方面军驻蒙军华南方面军中国派遣军、参加攻击中国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的旧日本海军部分军队。
2
相关
和平村旧址,是一座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分为前后院,占地逾6,000平方米,曾经是清朝晚期的衙门、以及中华民国成立初年的监狱,其后改为战俘营,用作收容侵华日军战俘。收容所共收押过逾600名日军战俘,一方面对他们施行思想转化,同时坚持善待俘虏;因此,不少俘虏的思想转为反对战争,部分人从事反战工作,瓦解侵华日军的士气。最终,收容所在1944年迁至重庆,并在1946年被撤销。和平村旧址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日军战俘收容所,在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是一座和平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这座纪念碑被认为是中国首座与抗日战争有关的纪念碑,旨在纪念50名在一·二八事变后抵抗侵华日军、籍贯和平县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军人。纪念碑在1933年5月由和平县捐款而建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遭到破坏,后在1985年列入和平县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逸仙路位于中国上海市区东北部,跨虹口、杨浦、宝山区3区。南起邯郸路,北至吴淞大桥。长8900米,宽30.0至45.0米,车行道宽22.0至36.0米。中华民国8年筑南张华浜至蕰藻浜段,名军工路。民国20年筑三民路至高境庙段,名中山北路。民国28年侵华日军辟通大八字至三民路、高境庙至军工路两段。民国34年以孙中山号逸仙改名逸仙路。1997年12月10日逸仙路高架工程开工,该高架位于逸仙路地面道路之上,高架于1999年上半年竣工通车。
北疃惨案发生于1942年5月27日,侵华日军在河北省定州市北疃村对平民使用化学武器,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的事件。
广东饮料厂旧址,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西增路63号。饮料厂建于1934年,是华南地区首家啤酒厂、当时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在抗日战争前每年生产1,088吨啤酒、累计生产了4万多份瓶装汽水;后来,饮料厂因侵华日军轰炸广州而停产,其后被日军占用。饮料厂在战后恢复生产,随着时移世易而发展为广州啤酒厂;原有的厂房在2008年停产搬迁,并已经进行改造,不再复现,仅存三栋楼房。2008年,旧址现存的三栋楼房列入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市自治委员会,是侵华日军在南京成立的机构,1937年12月23日正式成立,陶保晋任会长。工作近四个月后,南京的社会秩序逐渐恢复。1938年4月28日,督办南京市政公署成立,南京市自治委员会同时撤销。
厂窖惨案发生于1943年5月9日至5月12日,侵华日军在中国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的率领下,在中国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厂窖镇屠杀了三万余中国平民百姓,强奸当地妇女两千多人,犯下滔天罪行,震惊中外,史称厂窖惨案。后来当地建有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
南京市中小学联合运动会,始办于1929年,最后一届举办于1937年,共举办六届,因侵华日军占领南京而停办。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南京市人民政府为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而设立的遗址型专门史博物馆。馆址位于南京城西南江东门,是当年日军大屠杀的一处主要地点和遇难者丛葬地。纪念馆于1985年落成开放,经过1995年、2005年两次扩建,现占地约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9800平方米,包括展览集会、遗址悼念、和平公园和馆藏交流等4个区域,其中展览陈列包括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和史料陈列三部分。该馆收集了10000多份历史资料和文物,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刘蓉芳,湖南省湘潭县茶恩寺镇熊家桥村人,侵华日军慰安妇幸存者,亦是另一位侵华日军慰安妇幸存者刘慈珍的妹妹。1944年冬,在老家熊家桥被侵华日军掠走,她们被关在一间屋子里每天遭到侵华日军的凌辱,稍有不从,侵华日军便随意打骂,还用刀进行威胁。后被转移至萍乡,在萍乡期间,刘蓉芳与另外两名女孩趁守卫换班,成功逃出,但是没有选择回湖南,而是留在江西。2020年6月,姐姐刘慈珍从湖南赶到江西看望刘蓉芳分别时,刘蓉芳对刘慈珍说:“姐姐,不要走。”2020年7月4日14时45分,刘蓉芳去世,享耆寿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