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蛋龙科 编辑
偷蛋龙科又名窃蛋龙科,是群类似鸟类手盗龙类恐龙,具有类似鹦鹉的喙状嘴,嘴部没有牙齿,某些物种具有纤细的头冠。偷蛋龙科的化石主要被发现于蒙古中国戈壁沙漠,但是单足龙亚科、更原始的小猎龙可能属于偷蛋龙科,它们多生存于北美洲。偷蛋龙科的体型小,经测量后,大部分个体的身长介于1到2米;某些可能属于偷蛋龙科的化石,体型更为大型。偷蛋龙科首次出现于晚白垩纪森诺曼阶,约8400万年前,这是最可靠的资料;而可能是偷蛋龙科的小猎龙被发现于早白垩纪阿普第阶。偷蛋龙科在马斯特里赫特阶末期灭绝。
2
相关
耐梅盖特母龙,是一属偷蛋龙科的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蒙古。正模标本发现于1996年,并成为命名新属新种的依据,模式种巴氏耐梅盖特母龙于2004年发表。最初采用的属名是Nemegtia,但已被一种介形亚纲所异名,于是在2005年更名为Nemegtomaia。属名中的Nemegt取自发现地的耐梅盖特盆地,而maia有“好妈妈”的意思,象征着偷蛋龙科会孵育它们蛋的事实;种名纪念古生物学家瑞钦·巴思钵。2007年发现了另外两具标本,其中一具是在巢穴上方与蛋一同被发现的,但本属已在这项发现之前获得这样的属名。
虚骨龙科是群小型、肉食性恐龙,生存于晚侏罗纪。该分类在过去是个复系群分类。许多年来,任何没有分类的小型侏罗纪与白垩纪兽脚亚目恐龙,都被分类于虚骨龙科,使得虚骨龙科有许多彼此没有关系的属。过去曾被错误分类于虚骨龙科的恐龙包括:伤齿龙科的细爪龙、西北阿根廷龙科的福左轻鳄龙、偷蛋龙科的小猎龙。原始的虚骨龙类恐龙,例如:嗜鸟龙、原角鼻龙、以及棒爪龙,过去曾被分类于虚骨龙科,但没有证据显示它们与虚骨龙、以及其他虚骨龙类的科,共同形成一个演化支。
通天龙属是兽脚亚目偷蛋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的东亚,化石发现于中国江西。
斑嵴龙属是偷蛋龙科恐龙的一属,化石是一个头颅骨、下颌。正模标本是由业余化石收集者捐赠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根据化石周围岩块,显示该化石发现于中国江西省赣州的南雄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末期,约6600万年前。
河源龙属是一属偷蛋龙科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亚洲,化石发现于中国广东省河源市的大塱山组地层。是首种在中国发现的偷蛋龙科,此前的偷蛋龙科化石大多发现于蒙古。属下包含两个物种:模式种黄氏河源龙由吕君昌于2002年命名;第二个种杨氏河源龙原先由瑞钦·巴思钵于1981年建立为独立的属机灵龙,但因学名已被其他物种先使用,于2013年改名为雌驼龙。
河源龙属是一属偷蛋龙科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亚洲,化石发现于中国广东省河源市的大塱山组地层。是首种在中国发现的偷蛋龙科,此前的偷蛋龙科化石大多发现于蒙古。属下包含两个物种:模式种黄氏河源龙由吕君昌于2002年命名;第二个种杨氏河源龙原先由瑞钦·巴思钵于1981年建立为独立的属机灵龙,但因学名已被其他物种先使用,于2013年改名为雌驼龙。
雌驼龙属又名母驼龙,是偷蛋龙科恐龙的一属,身长约 1.4 至 2 米长,体重约 25 公斤重,生存于上白垩纪的蒙古南部。
雌驼龙属又名母驼龙,是偷蛋龙科恐龙的一属,身长约 1.4 至 2 米长,体重约 25 公斤重,生存于上白垩纪的蒙古南部。
曲剑龙属是兽脚亚目偷蛋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东亚。曲剑龙的指爪狭窄、稍微弯曲,这也成为它们的学名来源。曲剑龙的手指、指爪比例不同于其他偷蛋龙类,研究人员据此提出假设,偷蛋龙类恐龙可能主要以植物为食,而原始偷蛋龙类的指爪主要用来将树枝拉低,后期偷蛋龙类的指爪主要用来挖掘树根。
乌拉特龙是一属基础偷蛋龙科恐龙,化石来自中国北部内蒙古临河区巴音满达呼的乌兰苏海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晚期坎潘阶。属下包含单一物种:模式种戈壁乌拉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