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都镇,由敦达浩特镇和上都音高勒苏木合并而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下辖的一个行政建制镇,因滦河而得名,位于元上都以西。
元世祖中统元年,建立其前身的开平府。中统四年,在开平府设置上都路。至元二年,设置留守司。至元五年,撤销开平府,升上都路总管府。至元十八年,升上都留守司,兼行本路总管府事。治所即元上都。辖境相当今东至河北省承德市、滦河,西至山西省广灵县、灵丘县、南至河北省涞源县、长城,北至内蒙古多伦县、正蓝旗等地。明太祖洪武二年,改为北平行省的开平府,随后又改为北平都司的开平卫。
南坡之变是发生于元朝至治三年的一次政变。元英宗即位后重用拜住,清除五朝权臣铁木迭儿的势力,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铁木迭儿的义子铁失联合对元英宗改革不满的蒙古族贵族发动了政变,在元上都以南不远的南坡杀死了元英宗和拜住,奉晋王也孙铁木儿即位,即元泰定帝。不久铁失被元泰定帝处死。
至正二十年,秃坚帖木儿任知枢密院事。当时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拥兵数十万,在木儿古彻儿之地反元。秃坚帖木儿讨伐,兵败,单骑逃回元上都。至正二十三年,他和御史大夫老的沙得罪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都投奔大同路,躲入孛罗帖木儿营中。至正二十四年,与孛罗帖木儿举兵入居庸关,进逼京师,向元顺帝诉冤,逼迫顺帝贬斥右丞相搠思监、宦官资政院使朴不花。秃坚帖木儿任中书平章政事。回军大同。扩廓帖木儿奉皇太子之命来攻大都,秃坚帖木儿改任御史大夫。至正二十五年,扩廓帖木儿攻上都,孛罗帖木儿被刺杀,秃坚帖木儿逃到八儿思之地。十二月,被擒杀。
刘秉忠,原名侃,任官后,敕赐名秉忠,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祖籍金国瑞州,元朝政治家、儒学家,世祖忽必烈时曾任宰相。谥文正,赠太傅、常山王。是建立元帝国都城元上都和元大都、元朝政治体制以及国号的设计者。
周伯琦字伯温,饶州府人。元代官员、书法家。曾任南海区主簿,后升为翰林院修撰。元顺帝至正元年,由修撰特例拜为宣文阁授经郎、鉴书博士,转经筵官、崇文监丞,以南人出身而于至正十二年四月由翰林直学士、兵部侍郎拜监察御史,陪同皇帝巡幸元上都。其升转的原由则是当年二月下达的圣旨,禁止任官时的种族歧视现象。伯琦特别擅长篆书,为当时篆书名家。曾在元仁宗时期的宣文阁供职,受到书法家康里巙巙的赞扬。据杨士奇的记载,巙巙称:“周伯琦篆书,今世无过之者。”其篆书作品《相鹤经》今藏于国立故宫博物院。
永谢布部又译应绍不、永邵卜、永舍布、引蛇布、鹰韶保、雍谢布,博尔济吉特氏,是明代、清朝蒙古部落。得名于元朝管理元上都开平府察罕脑儿行宫的“云需府”。
永谢布部又译应绍不、永邵卜、永舍布、引蛇布、鹰韶保、雍谢布,博尔济吉特氏,是明代、清朝蒙古部落。得名于元朝管理元上都开平府察罕脑儿行宫的“云需府”。
元世祖中统元年,建立其前身的开平府。中统四年,在开平府设置上都路。至元二年,设置留守司。至元五年,撤销开平府,升上都路总管府。至元十八年,升上都留守司,兼行本路总管府事。治所即元上都。辖境相当今东至河北省承德市、滦河,西至山西省广灵县、灵丘县、南至河北省涞源县、长城,北至内蒙古多伦县、正蓝旗等地。明太祖洪武二年,改为北平行省的开平府,随后又改为北平都司的开平卫。
元中都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馒头营乡白城子村。元朝大德十一年建。元中都是继哈拉和林、元上都、元大都后元朝兴建的第四个都城。遗址原称“白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