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会议主义 编辑
会议至上主义或公会议主义, 英语: , 是14世纪至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一场改革运动,该运动主张天主教会的最高权力属于大公会议,与教宗分离甚至相对立。让·热尔松是该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其背景是天主教会大分裂罗马亚维农各自出现对立教宗。为此召开了1409年的比萨会议,比萨会议未能结束分裂。后续的康士坦斯大公会议则宣布了其权威高于教宗。佛罗伦斯大公会议期间,会议至上主义潮流达到鼎盛,但随后开始转衰,教宗制最终胜出。第五次拉特朗公会议谴责了会议至上主义。会议至上主义失势的最终象征是1870年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提出的教宗无谬误。
2
相关
第五次拉特朗公会议是1512年至1517年第五次在罗马拉特兰宫所举行的第十八次大公会议,由教宗儒略二世召开。此次会议是宗教改革和特利腾大公会议前最后一次大公会议,此次会议谴责了公会议主义,坚持教宗至上论,但错失了改革教会的机会。
佛罗伦斯大公会议是罗马天主教的第十七次大公会议,也以三个举办地点合称巴赛尔-费拉拉-佛罗伦斯大公会议。本次会议原是公会议主义与教宗首席权的争执的一部分。此外也因为拜占廷帝国希望借由教宗的影响力获得援军以抵抗奥图曼土耳其军队,因此派遣使节讨论解决东西教会分裂的情况,因此本会议也造就许多东方礼仪教会和天主教的共融,产生了许多东仪天主教教会。
佛罗伦斯大公会议是罗马天主教的第十七次大公会议,也以三个举办地点合称巴赛尔-费拉拉-佛罗伦斯大公会议。本次会议原是公会议主义与教宗首席权的争执的一部分。此外也因为拜占廷帝国希望借由教宗的影响力获得援军以抵抗奥图曼土耳其军队,因此派遣使节讨论解决东西教会分裂的情况,因此本会议也造就许多东方礼仪教会和天主教的共融,产生了许多东仪天主教教会。
第五次拉特朗公会议是1512年至1517年第五次在罗马拉特兰宫所举行的第十八次大公会议,由教宗儒略二世召开。此次会议是宗教改革和特利腾大公会议前最后一次大公会议,此次会议谴责了公会议主义,坚持教宗至上论,但错失了改革教会的机会。
第五次拉特朗公会议是1512年至1517年第五次在罗马拉特兰宫所举行的第十八次大公会议,由教宗儒略二世召开。此次会议是宗教改革和特利腾大公会议前最后一次大公会议,此次会议谴责了公会议主义,坚持教宗至上论,但错失了改革教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