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屿岛 编辑
兰屿乡,属台湾台东县辖下的行政区,涵盖兰屿小兰屿及其他零碎小岛,位于台湾本岛东南外海、太平洋中,为中华民国唯一地处离岛的山地乡,也是面积最小的山地乡,全乡面积约4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有107人,为全国人口密度最高且唯一每平方公里逾100人的山地原住民行政区。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达悟语,亦称雅美语,为台湾原住民族达悟族的语言,用拉丁文字书写,属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菲律宾语族的巴丹语群,与菲律宾巴丹群岛的伊巴丹语有高程度相通,也是台湾原住民族中唯一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语言。达悟语主要使用于兰屿岛上,岛上六个不同部落各自皆有其不同的腔调,族群至2012年6月统计、人口约 4,286人。
台湾原住民族人名,是指台湾岛与兰屿岛上的台湾原住民族族群所使用之人名,其现象复杂且多元,除了传统族名文化以外,亦包涵因台湾统治者更迭关系而取用之外名,尤其在台湾日治时期与台湾战后时期被迫取用和名与汉名。至今台湾内政部户政司虽已开放族人可选用传统名作为本名,但因政策配套失当以及环境友善程度不佳,户籍登记上汉名比例仍然为高,族名则依旧于民间普遍传承。
台湾原住民族人名,是指台湾岛与兰屿岛上的台湾原住民族族群所使用之人名,其现象复杂且多元,除了传统族名文化以外,亦包涵因台湾统治者更迭关系而取用之外名,尤其在台湾日治时期与台湾战后时期被迫取用和名与汉名。至今台湾内政部户政司虽已开放族人可选用传统名作为本名,但因政策配套失当以及环境友善程度不佳,户籍登记上汉名比例仍然为高,族名则依旧于民间普遍传承。
台湾原住民族人名,是指台湾岛与兰屿岛上的台湾原住民族族群所使用之人名,其现象复杂且多元,除了传统族名文化以外,亦包涵因台湾统治者更迭关系而取用之外名,尤其在台湾日治时期与台湾战后时期被迫取用和名与汉名。至今台湾内政部户政司虽已开放族人可选用传统名作为本名,但因政策配套失当以及环境友善程度不佳,户籍登记上汉名比例仍然为高,族名则依旧于民间普遍传承。
乌柑,或称乌柑仔、山柑仔,是芸香科辖下的一种常绿性灌木。生育地为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之山区阔叶林,株高1-2m。在台湾,该灌木称为乌柑仔,主要分布于恒春半岛及兰屿岛山坡。
乌柑,或称乌柑仔、山柑仔,是芸香科辖下的一种常绿性灌木。生育地为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之山区阔叶林,株高1-2m。在台湾,该灌木称为乌柑仔,主要分布于恒春半岛及兰屿岛山坡。
乌柑,或称乌柑仔、山柑仔,是芸香科辖下的一种常绿性灌木。生育地为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之山区阔叶林,株高1-2m。在台湾,该灌木称为乌柑仔,主要分布于恒春半岛及兰屿岛山坡。
兰屿小鞘蕊花是唇形科鞘蕊花属植物中的一个种,多年生草本,株高约60-100厘米,分布于马来西亚、台湾台东县及兰屿岛一带之开阔地或珊瑚礁岩。
乌柑,或称乌柑仔、山柑仔,是芸香科辖下的一种常绿性灌木。生育地为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之山区阔叶林,株高1-2m。在台湾,该灌木称为乌柑仔,主要分布于恒春半岛及兰屿岛山坡。
达悟语,亦称雅美语,为台湾原住民族达悟族的语言,用拉丁文字书写,属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菲律宾语族的巴丹语群,与菲律宾巴丹群岛的伊巴丹语有高程度相通,也是台湾原住民族中唯一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语言。达悟语主要使用于兰屿岛上,岛上六个不同部落各自皆有其不同的腔调,族群至2012年6月统计、人口约 4,28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