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 编辑
兵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1
相关
张釜以荫补官,主管江东安抚司机宜文字,通判饶州。宋孝宗淳熙五年赐进士,历任知兴国军、池州、湖南提举、广西运判、知广州。宋宁宗庆元四年,擢殿中侍御史,转任兵部、礼部、吏部三部尚书兼侍读,嘉泰元年七月甲子,宋宁宗以陈自强参知政事,张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八月甲申,张釜罢。现存诗十首。
范承谟,字觐公,一字螺山,奉天人,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开国重臣范文程之子。进士出身,曾任浙江巡抚、福建总督。三藩之乱期间,被耿精忠囚禁两年之久,最终被其绞杀。朝廷追赠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谥忠贞。
尹瓘,朝鲜历史高丽王朝时期名将,出生于坡平尹氏家族,通过科举考试进入高丽军队。字同玄,初谥号文景,改谥文肃。官至守太保门下侍中兼判兵部事上柱国监修国史。
范宗杰,河南人。北宋兵部员外郎、史馆直学士及陕西转运使。先于其父振武军节度使范雍过身。其子范子奇历任北宋郑州知州、庆州知州及环庆路安抚使。
范子奇,表字中济,河南人。曾任北宋郑州知州、庆州知州、环庆路安抚使。过身时六十三岁。其祖父乃振武军节度使范雍,父为范宗杰历兵部员外郎、史馆直学士及陕西转运使,子范坦户部侍郎。
兵部侍郎,约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副部长,始置于隋大业三年。全称为尚书省兵部侍郎,俗称兵侍、小司马、佐司马、夏卿之亚。唐至北宋前期为正四品下,元丰改制后从三品。北宋前期为文官迁转阶官,元丰改制后为职事官。
兵部侍郎,约当于今日的国防部副部长,始置于隋大业三年。全称为尚书省兵部侍郎,俗称兵侍、小司马、佐司马、夏卿之亚。唐至北宋前期为正四品下,元丰改制后从三品。北宋前期为文官迁转阶官,元丰改制后为职事官。
沈廷扬,表字季明,号五梅,直隶松江府崇明县新河乡人。明末官员,海运专家。曾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清军南下,沈廷扬在苏州殉国,葬虎丘五人墓西,南明永历帝追赠户部尚书。清乾隆中追谥忠节。崇明学宫西侧曾建有沈忠节公祠祭祀。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朝,隋文帝综合汉魏官制创立了五省六曹制,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因避杨忠讳,改中书省为内史省。唐朝基本上沿用了隋朝的制度,并有所补充和发展,使其中央集权体制更加完善,因避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宋朝承唐制,但三省六部的主要职权都己转移至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审官院等机构,三省六部有名无实。辽朝设官同于宋制。金朝自完颜亮以来只设一省六部,一省为尚书省,元朝在大多数时间内也只设一省六部,一省为中书省,而尚书省则只偶尔设置。明朝初年沿袭了元朝的一省六部,但于1380年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自此,六部取代了三省六部之制。此间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作过一些不同的调整和补充。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此外,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渤海国和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也设置三省六部的制度。越南在脱离中国独立之后,也模仿中国官制,设立了三省六部的官制。
职方司,兵部官署名称。《周礼·夏官·大司马》有职方,管理天下地图和四方职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