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兰特昆山 编辑
凯兰特昆山,又称卡南达昆山,是台湾雪山山脉主脊上的一段连岭,为知名登山路线圣棱线的一段,在雪山北峰北棱角之间,行政区划则位于台中市和平区苗栗县泰安乡交界。凯兰特昆山的主峰及北峰在各登山界列表及各出版之地图所指之地点或高度皆略有不同。台湾日治初期的记录中,凯兰特昆山是竹东卡奥湾群指称今雪山北峰。现今凯兰特昆山是指一段连岭,诚如登山家邢天正路经所感,几如平岭,高度相若,起伏甚微,不易察觉,只有三、五峦头略具山峰之势,若在雾中路过其顶,亦难知道;从他处眺望,亦难指认何者为峰顶。登山界过去数十年来的记录所认定山顶的位置也各有不同,许多认定为水管路北侧海拔3705米的岩峰,或是更北侧海拔3686米的峦头,另有些认定为水管路南侧海拔3731米的圆柏丛圆峰。也有在实地认定水管路北侧峦头为山顶者,又错认此峦头为地图上的3731米峰,而将水管路山径错绘在3731米峰的南侧。2015年时,雪霸国家公园则订定其主峰位置为水管路口南侧,连岭上标示海拔高度3731米的圆柏丛圆峰,相关标示将依此陆续修改。
1
相关
雪山北峰,为台湾雪山山脉主脊圣棱线上的知名山峰,海拔高度3,703米,设有三等三角点6305号,台湾百岳排名第11,位在雪山北侧,台湾行政区划属于台中市和平区平等里、苗栗县泰安乡梅园村之间,雪霸国家公园园区内。台湾日治初期有记录竹东泰雅称为凯兰特昆山,日治时及战后初期或以溪头群匹亚南泰雅传统山名称塔拉库霞山,1923年雪山被命名为次高山后,也以日式山名称为次高北山,而日治及战后初期的山名“次高山北峰”及“雪山北峰”原是指现今的北棱角。雪山北峰南方连接凯兰特昆山、北棱角、雪山,北边连接穆特勒布山、素密达山、布秀兰山;布秀兰山往东为雪山山脉主脊,连接品田山及其他武陵四秀等山峰,往北支棱连接巴纱拉云山、大霸尖山。特色为岩层峭立,奇峻高耸,由雪山北峰自雪山主峰,整段棱线海拔高度皆在3,500米以上,孑遗冰河侵蚀所形成的冰斗地形,断崖遍布,是圣棱线中的精华路段,为最高隆起准平原面的遗留。
凯兰特昆山北峰,又名凯兰特昆北山,是台湾台中市和平区平等里与苗栗县泰安乡梅园村交界的一座山峰,位于雪霸国家公园境内,为凯兰特昆山北方山头,标高3,705米。雪山山脉由主峰开始沿着圣棱线往北延伸,经北棱角、凯兰特昆山,即达此峰,续行可达雪山北峰。
雪山北峰,为台湾雪山山脉主脊圣棱线上的知名山峰,海拔高度3,703米,设有三等三角点6305号,台湾百岳排名第11,位在雪山北侧,台湾行政区划属于台中市和平区平等里、苗栗县泰安乡梅园村之间,雪霸国家公园园区内。台湾日治初期有记录竹东泰雅称为凯兰特昆山,日治时及战后初期或以溪头群匹亚南泰雅传统山名称塔拉库霞山,1923年雪山被命名为次高山后,也以日式山名称为次高北山,而日治及战后初期的山名“次高山北峰”及“雪山北峰”原是指现今的北棱角。雪山北峰南方连接凯兰特昆山、北棱角、雪山,北边连接穆特勒布山、素密达山、布秀兰山;布秀兰山往东为雪山山脉主脊,连接品田山及其他武陵四秀等山峰,往北支棱连接巴纱拉云山、大霸尖山。特色为岩层峭立,奇峻高耸,由雪山北峰自雪山主峰,整段棱线海拔高度皆在3,500米以上,孑遗冰河侵蚀所形成的冰斗地形,断崖遍布,是圣棱线中的精华路段,为最高隆起准平原面的遗留。
雪山北峰,为台湾雪山山脉主脊圣棱线上的知名山峰,海拔高度3,703米,设有三等三角点6305号,台湾百岳排名第11,位在雪山北侧,台湾行政区划属于台中市和平区平等里、苗栗县泰安乡梅园村之间,雪霸国家公园园区内。台湾日治初期有记录竹东泰雅称为凯兰特昆山,日治时及战后初期或以溪头群匹亚南泰雅传统山名称塔拉库霞山,1923年雪山被命名为次高山后,也以日式山名称为次高北山,而日治及战后初期的山名“次高山北峰”及“雪山北峰”原是指现今的北棱角。雪山北峰南方连接凯兰特昆山、北棱角、雪山,北边连接穆特勒布山、素密达山、布秀兰山;布秀兰山往东为雪山山脉主脊,连接品田山及其他武陵四秀等山峰,往北支棱连接巴纱拉云山、大霸尖山。特色为岩层峭立,奇峻高耸,由雪山北峰自雪山主峰,整段棱线海拔高度皆在3,500米以上,孑遗冰河侵蚀所形成的冰斗地形,断崖遍布,是圣棱线中的精华路段,为最高隆起准平原面的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