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远 编辑
汉高祖刘知远,晋阳人,五代时期后汉开国皇帝,沙陀族,即帝位后改名刘暠,947年—948年在位,死后谥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知远在太原出生,祖先是沙陀人,父名琠,冒姓刘氏。
9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宋彦筠,其先河南人,祖父宋绩,赠光禄卿,祖母王氏,赠琅琊郡夫人。父宋章,母张氏。弱冠从军,从梁军攻取幽州,以功授滑州征武都头,后迁左崇衙指挥使,升杨刘口战棹都指挥使。后充夹马都指挥使,累功迁宣武军内衙都指挥使,后唐庄宗即位后,超授神捷都指挥使。伐西蜀时为前锋都指挥使,先下剑门关,下绵、汉等四十余城,攻下成都后,授维、渝两州刺史。唐明宗李嗣源即位,转任虢州刺史,927年改任武州刺史,抵御契丹。后唐末帝李从珂清泰初,命掌禁军,充严卫右厢都指挥使,兼和州刺史,后迁莱州刺史。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二年中,范延光据邺城叛,张从宾时在河阳,乃起兵以应之,屯兵汜水,高祖命杜重威、侯益分兵讨之,宋彦筠随军征战,张从宾兵败溺水而死。宋彦筠以功授汝州防御使,一年后升匡国军节度使。安从进起兵反叛,据守襄阳,高行周为主帅,宋彦筠为副招讨使,安从进城破举族自焚,宋彦筠升任武胜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尉。经二年,加建雄军节度使。不久转任保义军节度使,后移镇沧、贝、邢州,防御契丹。晋少帝石重贵即位,授邓州节度使 ,二年契丹犯境,诏赴阙任北面行营诸道步军都指挥使,从元帅杜重威拒契丹于滹川。契丹兵退,移授静难军节度使。汉高祖刘知远即位时,以年老致仕,周高祖郭威时,征起充左卫上将军,以示优恩。周世宗嗣位,以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师蔡国公致仕,显德三年死于伊川之别墅,年七十八。宋彦筠先后四个夫人:张氏、戴氏、刘氏、虖氏。弟宋彦勋,任客省副使、金紫光禄 大夫。长子宋崇义,任东头供奉官,死于南征。孙宋可言,九岁以父荫授殿直。宋彦筠崇信佛教,曾斋僧数百万,造寺七十余座。
王殷,唐朝和五代十国河间市人。王殷出生在魏州的开元寺,长大后参军,并逐渐升为偏将。后唐同光年间,任华州马步军副指挥使。天成年间,调任灵武都指挥使。清泰年间因功授予祁州刺史,不久改任原州刺史。到了后晋时期,晋出帝石重贵召王殷典掌禁军,后升官至奉国右厢都指挥使。后汉建立后,王殷跟着刘知远刘知远一同讨伐杜重威,因功于乾祐末年,迁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遥领宁江军节度使,为抵御契丹人,曾驻守于澶州。后于王殷跟随郭威平定李业内乱,被授予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后周太祖郭威即位后,王殷被任命为天雄军节度使,加封同平章事衔,依旧典掌禁军。同时赴任邺都镇守,黄河以北各镇军队均受王殷节制。由于王殷于镇守邺都期间大肆搜刮民财,再加上回京后,王殷负责郊祭大典的安保工作,要求增拨士兵武器的行为,使得郭威怀疑王殷怀有二心。郭威于滋德殿命侍卫拿下王殷,并削去所有官爵职位,流放至登州,最终王殷被郭威下诏就地正法,死在前往登州途中。
汉隐帝刘承祐,并州晋阳人,沙陀族,后汉第二个皇帝,948年—951年在位。汉高祖乾祐元年正月,刘知远死后,承祐即位,年十八岁。沿用后汉高祖年号乾祐。
刘琠,并州晋阳人,沙陀族。为李克用的列校,刘知远、刘旻的父亲。
白兔记》,全称《刘知远白兔记》或作《刘智远从军记》,元朝南戏,作者不可考,故事源流出于宋朝刘知远诸宫调,文字质朴生动,今有沪剧等剧种演绎。二十九出。
乾祐是后汉高祖刘知远开始使用的一个年号。乾祐元年二月后汉隐帝刘承祐即位沿用,一直到后汉灭亡。共计3年。
刘赟,本名刘承赟,五代时期后汉宗室,生父刘旻,养父刘知远。权臣郭威假意立之为汉皇帝,却在赴京途中贬之为湘阴公,后被郭威所杀。
崔廷勋相貌魁梧,胡须优美。从小失陷在契丹,在契丹担任云州大同节度使、侍中。947年,辽太宗灭后晋,进入汴京,将晋出帝安置在封禅寺,让他带兵看守。崔廷勋转任河阳节度使,防备太原的刘知远。契丹北撤之后,武行德率军到达河阳,崔廷勋派兵送耿崇美到潞州,武行德趁城中空虚占领了河阳。将士们推举武行德为河阳都部署。崔廷勋和耿崇美来到泽州,听说史弘肇的军队已进入潞州,不敢前进,领兵南下。史弘肇派马诲前去追击,打败了敌军。耿崇美、崔廷勋和奚王拽剌退守怀州。不久崔廷勋、耿崇美、奚王拽剌联兵逼近河阳城,武行德被崔廷勋击败。拽剌想要攻城,崔廷勋说:“现在契丹的军队已向北撤退了,得到这座城池有什么用!而且杀死一个人还觉得可惜,更何况毁灭一个城呢!”听说史弘肇已取得泽州,于是就放弃河阳,退守怀州。史弘肇军队临近泽州,崔廷勋等人率领众军向北逃走,路过卫州,大肆抢掠而离去。辽太宗死后,崔廷勋回到镇州。后汉初期,他和麻答逃到定州,后来在辽国去世。
汉世祖刘旻,并州晋阳人,沙陀族,原名刘彦崇、刘崇,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开国皇帝,为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父刘琠。
后汉讨杜重威魏州之战发生于后汉天福十二年,刘知远征讨魏州杜重威,最后杜重威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