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主义 编辑
利己主义,或称自我主义等,是一种哲学,将自我作为自己行为的动机和目标。关于利己主义的不同理论包含一系列不同的想法,通常可以分为实证陈述或规范性形式。 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对描述人们确实出于自利行事,或规定他们应该这样做感兴趣。利己主义的其他定义可能反而强调根据个人意志而不是个人利益采取行动,并进一步假定这是一种更真实的利己主义。
1
相关
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是德国哲学麦克斯·施蒂纳1844年的作品。这部作品在一方面进行了对于基督教与传统道德的后黑格尔式批判;而在另一方面也批判了人文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在当时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运动。与这些运动相反,它提倡了一种非道德的利己主义哲学。这部作品被认为对无政府主义、存在主义、虚无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红蜡烛与人鱼》是1921年时被小川未明发表的创作童话。把人们潜藏的利己主义与非人类抱持着怨念为主题的作品。
精致利己主义利己主义的隐蔽表现形式。精致利己主义者与普通的利己主义者相比除了具有利己的本能之外,还善于包装,能够将利己行为合理化或美化。“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术语最早由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提出。
新右派与新左派都是一种社会运动,而新右派乃是相对于“老右派”而产生。其理论基础以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米尔顿·佛利民的思想为基本。新右派与新保守主义相同的是他们的行动力、进取性和民众主义的风格,新右派认为,公民不能完全控制政府,国家虽然希望将福利最大化,但由于国家也是参与者,基于利己主义的原因,市场失灵不但不能矫正,反而有政府失灵的状况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