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建筑 编辑
建筑中,功能主义是指建筑应该仅根据其用途和功能进行设计的原则。按照此原则设计的建筑称为功能主义建筑。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爱丁堡广场是香港香港岛市中心一处靠近维多利亚港的广场。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是早期香港岛中环不断填海工程的成果,也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现代功能主义建筑建筑群的典范,甚至是香港市区沿海公共空间的典型范例。皇后码头拆卸后,露天的公共空间被扩大,龙和道和爱丁堡广场之间的人行道可以进行公众活动。
粗野主义是建筑流派的一种,可归入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当中。主要流行的时间介于1953年到1967年之间,由功能主义建筑发展而来。
丹麦式设计是一个常被用来描述功能主义建筑式的设计和20世纪中期发展出的建筑风格。受德国包豪斯学派的影响,很多丹麦设计师结合极简主义和功能主义,使用了新的工业技术设计建筑、家具和家庭用品,其中很多设计已经变成了典型,到现在已然被使用和生产著。著名的例证有蛋椅、PH灯和悉尼歌剧院。
勒·柯比意,瑞士-法国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雕塑家、绘画,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他和巴克敏斯特·富勒、密斯·凡·德罗并称为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勒·柯比意,瑞士-法国建筑师、室内设计师、雕塑家、绘画,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他和巴克敏斯特·富勒、密斯·凡·德罗并称为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奥洛穆茨火车总站是捷克奥洛穆茨州首府奥洛穆茨的主要铁路车站,于1847年5月1日启用,功能主义建筑风格的新车站建筑建于1936年。奥洛穆茨火车总站位于五条铁路线的交叉口,共有5座月台。
法西斯建筑是20世纪初意大利建筑师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风格,为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的一个分支。随着现代主义的兴起以及法西斯主义的兴起,这种风格在1920年代末期得到普及。法西斯建筑的风格类似于古罗马建筑风格,但缺乏华丽的装潢且重视对称和简单的外观。为新古典主义建筑和功能主义建筑风格的糅合。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都利用新的建筑风格作为整合国民的多种方式之一,试图标志民族主义文化的新时代和展示国家的绝对权威。然而由于二战轴心国的失败,法西斯建筑迅速消退,二战之后已经几乎没有新的法西斯建筑。未建成的法西斯主义建筑也改建为新的风格,如罗马罗马特米尼车站。
西村·贝森大院常被称为西村大院,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建筑师刘家琨旗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一座非传统城市综合体。它三面由建筑围合,一面为巨型立体跑道,中庭为体育设施和综合景观,汲取了四川盆地和中国传统围合式院落藻井的设计理念。建筑体量135552平方米,5-6层,高24米。建筑理念为“当代手法、历史记忆”,采用“低技策略”建造,强调对社区聚落集体性的诗意隐喻,又在外观上施行了功能主义建筑的客观性。该综合体在2016年被推选为当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馆。
粗野主义是建筑流派的一种,可归入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当中。主要流行的时间介于1953年到1967年之间,由功能主义建筑发展而来。
西格拉姆大厦是位于纽约的一座摩天大楼。坐落在公园大道375号,中城第52大街和53大街之间。由德国人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和美国人菲利普·约翰逊共同设计,1958年完工。全楼高157米,共38层。西格拉姆大厦被认为是功能主义建筑的经典、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