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宁M1919,俗称,是由约翰·勃朗宁在一战后设计的机枪,主要是把水冷式勃朗宁M1917重机枪改为气冷式,采用.30-06春田步枪弹。该枪曾被美国和英国等多个国家作中型机枪、同轴武器及航空机枪等用途。M1919在二战及朝鲜战争期间被广泛使用,二战期间推出改良版M1919A4,后来美国人再把M1919A4加上两脚架、提把和枪托变成M1919A6轻机枪,但和其他轻机枪相比仍然显得笨重,因为全枪不计弹链已重达14.7公斤,故在1950年代后期被M60通用机枪所取代。然而在部分北约成员国及其他国家中则服役至60—70年代,甚至至今仍有使用。
三十节式重机枪是中国仿制的美国勃朗宁M1917重机枪,由于在民国十年十月十日诞生故名三十节式,当时一个美国军火商向地方军阀吴佩孚推销M1917水冷式重机枪,吴佩孚交由汉阳兵工厂仿制,口径改为7.92毫米以便发射德式毛瑟子弹,但中国生产的三十节式和美国原厂的M1917相比品质差太远,抗战时期的主力已改为二四式重机枪,就连空军用的也是原厂美制勃朗宁M1919中型机枪而非三十节式改造的风冷式航空机枪。
M18无后坐力炮是一种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中使用的肩扛式反坦克武器。M18属于单人携带的后装式单发武器,既可以用于反坦克也可用于反人员作战。使用时通常架设在单脚架或是士兵的肩头,然其最稳固的支架却是从勃朗宁M1917重机枪的三脚架发展而来。
勃朗宁M1919,俗称,是由约翰·勃朗宁在一战后设计的机枪,主要是把水冷式勃朗宁M1917重机枪改为气冷式,采用.30-06春田步枪弹。该枪曾被美国和英国等多个国家作中型机枪、同轴武器及航空机枪等用途。M1919在二战及朝鲜战争期间被广泛使用,二战期间推出改良版M1919A4,后来美国人再把M1919A4加上两脚架、提把和枪托变成M1919A6轻机枪,但和其他轻机枪相比仍然显得笨重,因为全枪不计弹链已重达14.7公斤,故在1950年代后期被M60通用机枪所取代。然而在部分北约成员国及其他国家中则服役至60—70年代,甚至至今仍有使用。
三十节式重机枪是中国仿制的美国勃朗宁M1917重机枪,由于在民国十年十月十日诞生故名三十节式,当时一个美国军火商向地方军阀吴佩孚推销M1917水冷式重机枪,吴佩孚交由汉阳兵工厂仿制,口径改为7.92毫米以便发射德式毛瑟子弹,但中国生产的三十节式和美国原厂的M1917相比品质差太远,抗战时期的主力已改为二四式重机枪,就连空军用的也是原厂美制勃朗宁M1919中型机枪而非三十节式改造的风冷式航空机枪。
M20无后坐力炮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中使用的75毫米口径步兵营级武器。二战末期型号称作T21E12。在朝鲜战争时称作M20。从勃朗宁M1917重机枪型勃朗宁水冷机枪的三脚架上瞄准、射击。也可在.30口径重机枪三脚架或吉普车载发射。使用旋转破甲弹30°倾斜装甲的破甲深度为90—100mm。虽然在朝鲜战争中不能击穿T-34坦克,但用于步兵近距离火力支持,特别是摧毁敌方碉堡掩体。.
勃朗宁M1919,俗称,是由约翰·勃朗宁在一战后设计的机枪,主要是把水冷式勃朗宁M1917重机枪改为气冷式,采用.30-06春田步枪弹。该枪曾被美国和英国等多个国家作中型机枪、同轴武器及航空机枪等用途。M1919在二战及朝鲜战争期间被广泛使用,二战期间推出改良版M1919A4,后来美国人再把M1919A4加上两脚架、提把和枪托变成M1919A6轻机枪,但和其他轻机枪相比仍然显得笨重,因为全枪不计弹链已重达14.7公斤,故在1950年代后期被M60通用机枪所取代。然而在部分北约成员国及其他国家中则服役至60—70年代,甚至至今仍有使用。
M18无后坐力炮是一种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中使用的肩扛式反坦克武器。M18属于单人携带的后装式单发武器,既可以用于反坦克也可用于反人员作战。使用时通常架设在单脚架或是士兵的肩头,然其最稳固的支架却是从勃朗宁M1917重机枪的三脚架发展而来。
M20无后坐力炮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中使用的75毫米口径步兵营级武器。二战末期型号称作T21E12。在朝鲜战争时称作M20。从勃朗宁M1917重机枪型勃朗宁水冷机枪的三脚架上瞄准、射击。也可在.30口径重机枪三脚架或吉普车载发射。使用旋转破甲弹30°倾斜装甲的破甲深度为90—100mm。虽然在朝鲜战争中不能击穿T-34坦克,但用于步兵近距离火力支持,特别是摧毁敌方碉堡掩体。.
M18无后坐力炮是一种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中使用的肩扛式反坦克武器。M18属于单人携带的后装式单发武器,既可以用于反坦克也可用于反人员作战。使用时通常架设在单脚架或是士兵的肩头,然其最稳固的支架却是从勃朗宁M1917重机枪的三脚架发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