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余庆,男,湖南省湘阴县人,生于陕西省南郑,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田余庆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随后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及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代表作为《东晋门阀政治》、《秦汉魏晋史探微》和《拓跋史探》。
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即北京大学人文学苑、李兆基人文学苑、北京大学人文楼群,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大学燕园主校区内、未名湖东北侧,仿明清风格的建筑群。香港商人李兆基为人文学苑工程捐资1亿元人民币,北京大学因而将人文学苑永久命名为“李兆基人文学苑”。人文楼群于2009年6月27日奠基,2011年10月27日竣工。学苑供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使用,分为六个区,兼具教学、科研、办公、会议和图书阅览功能。总用地面积24,657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人文学科建筑群。
赵世瑜,男,四川成都人,中国历史学家,曾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晓秋,男,汉族,江苏海门人,生于上海,中国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朱龙华,男,广西省桂林市人,中国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学术专攻世界历史、文艺复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田余庆,男,湖南省湘阴县人,生于陕西省南郑,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田余庆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随后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及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代表作为《东晋门阀政治》、《秦汉魏晋史探微》和《拓跋史探》。
王立新,辽宁省兴城市人,中国历史学家。1983年考入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历史学院,1996年获博士学位。曾在南开大学历史学系任副教授,2002年9月起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等书。
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即北京大学人文学苑、李兆基人文学苑、北京大学人文楼群,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大学燕园主校区内、未名湖东北侧,仿明清风格的建筑群。香港商人李兆基为人文学苑工程捐资1亿元人民币,北京大学因而将人文学苑永久命名为“李兆基人文学苑”。人文楼群于2009年6月27日奠基,2011年10月27日竣工。学苑供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使用,分为六个区,兼具教学、科研、办公、会议和图书阅览功能。总用地面积24,657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人文学科建筑群。
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即北京大学人文学苑、李兆基人文学苑、北京大学人文楼群,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大学燕园主校区内、未名湖东北侧,仿明清风格的建筑群。香港商人李兆基为人文学苑工程捐资1亿元人民币,北京大学因而将人文学苑永久命名为“李兆基人文学苑”。人文楼群于2009年6月27日奠基,2011年10月27日竣工。学苑供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使用,分为六个区,兼具教学、科研、办公、会议和图书阅览功能。总用地面积24,657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人文学科建筑群。
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即北京大学人文学苑、李兆基人文学苑、北京大学人文楼群,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大学燕园主校区内、未名湖东北侧,仿明清风格的建筑群。香港商人李兆基为人文学苑工程捐资1亿元人民币,北京大学因而将人文学苑永久命名为“李兆基人文学苑”。人文楼群于2009年6月27日奠基,2011年10月27日竣工。学苑供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使用,分为六个区,兼具教学、科研、办公、会议和图书阅览功能。总用地面积24,657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人文学科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