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事件 编辑
北埔事件为1907年11月,发生于台湾新竹厅北埔乡抗日事件。
1
相关
渡边龟作,日本警察兼业余动物学者,于明治三十六年担任台湾新竹厅北埔支厅北埔驻在所蕃地巡查,后来升任北埔支厅长。他在工作之余采集昆虫标本,提供北海道帝国大学的松村松年教授做研究。后来明治四十年11月发生北埔事件,北埔支厅遭到包围,在里头的渡边龟作与其他17名正在举行学术讲习的日人被杀。
台湾抗日运动是日本台湾日治时期期间发生的反抗行动。行动大多发生于1895年-1915年之间,也就是在日本领台的前20年。这20年的武装抗日运动,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期是1895年5月到10月为保卫“台湾民主国”的乙未战争;第二期是紧接着台湾民主国之后到1902年之间的抗日游击战,几乎每年都有武装抗日行动;第三期自1907年的北埔事件起,到1915年的西来庵事件为止。之后,台湾抗日运动转为维护台湾文化的非武装形式,不过期间发生了一件武装对抗的雾社事件。
达路·乌茂,汉人称太达禄、大打禄,日本人名,汉名赵明政,台湾原住民赛夏族大隘社头目,也是北赛夏族最后一位总头目,曾参与北埔事件、霞喀罗事件。
蔡清琳,出身新竹州北埔支厅月眉庄,是北埔事件的发起者之一。
台湾抗日运动是日本台湾日治时期期间发生的反抗行动。行动大多发生于1895年-1915年之间,也就是在日本领台的前20年。这20年的武装抗日运动,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期是1895年5月到10月为保卫“台湾民主国”的乙未战争;第二期是紧接着台湾民主国之后到1902年之间的抗日游击战,几乎每年都有武装抗日行动;第三期自1907年的北埔事件起,到1915年的西来庵事件为止。之后,台湾抗日运动转为维护台湾文化的非武装形式,不过期间发生了一件武装对抗的雾社事件。
台湾抗日运动是日本台湾日治时期期间发生的反抗行动。行动大多发生于1895年-1915年之间,也就是在日本领台的前20年。这20年的武装抗日运动,大致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期是1895年5月到10月为保卫“台湾民主国”的乙未战争;第二期是紧接着台湾民主国之后到1902年之间的抗日游击战,几乎每年都有武装抗日行动;第三期自1907年的北埔事件起,到1915年的西来庵事件为止。之后,台湾抗日运动转为维护台湾文化的非武装形式,不过期间发生了一件武装对抗的雾社事件。
1907年台湾发生北埔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