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谍 编辑
匪谍,在台湾戒严时期中华民国政府所使用的法律术语,在《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惩治叛乱条例》等用以指称犯中华民国刑法第一百条第一项、第一百零一条第一项、第一百零三条第一项、第一百零四条第一项之罪者与预备或阴谋犯。匪谍并不专指中国共产党派遣至台湾进行地下情报活动的间谍人员,称其为匪谍乃因其皆犯前罪,充满特定的意识型态。早前多使用于“骂人”或有“特定目的”的政治人物上。如今已经逐渐成为历史名词。
1
相关
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是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戒严时期侦办以及审理匪谍相关案件的主要法律依据之一,其中条文共计有15条并且被视为动员戡乱时期的特别法。《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于1950年6月公布,并且曾经1954年12月修正部分条文。而在通过《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后,便由台湾警备总司令部负责逮捕被认为有嫌疑的人士。也因为只要被密报是匪谍后不经任何法律程序,政府就可以加以逮捕、审讯乃至于定罪下狱,这使得该段时期又被称作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在扩充解释犯罪构成要件后,政府纵容情治单位机关网罗所有人民的政治活动并加以限制,在国家公权力长期滥用的情况下,人民基本言论自由或隐私权完全失去保障。尽管原本在1991年5月1日宣布动员戡乱时期结束后,作为特别法的《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便应该因为丧失法源而失效。但是一直到同年5月23日时,中华民国行政院才向中华民国立法院表示该法律是由于《惩治叛乱条例》在5月22日宣布废止才丧失依据,因此立法院于隔天才通过废除《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
郭廷亮,生于云南省云南省。前中华民国陆军少校,台湾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受难者。曾为孙立人将军部属,在孙立人兵变案中被诬陷为匪谍,以罗织孙立人的罪名。长期关押后特赦出狱。1991年,郭本欲自台北南下台中参加孙立人相关活动;然而在中坜火车站,被人发现他从南下的复兴号列车列车被抛出至第二月台。紧急送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后,宣告不治。尽管法医、检察官在有疑点但无其他证据下以“交通事故”、“跳车身亡”为由宣告结案,郭廷亮之死仍被社会各界,包括其家属,怀疑是他杀。
王培五,生于中国山东济宁县,台湾教师。其夫张敏之,为澎湖七一三事件当事人,以匪谍罪名,在台北市遭枪决。
《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是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戒严时期侦办以及审理匪谍相关案件的主要法律依据之一,其中条文共计有15条并且被视为动员戡乱时期的特别法。《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于1950年6月公布,并且曾经1954年12月修正部分条文。而在通过《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后,便由台湾警备总司令部负责逮捕被认为有嫌疑的人士。也因为只要被密报是匪谍后不经任何法律程序,政府就可以加以逮捕、审讯乃至于定罪下狱,这使得该段时期又被称作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在扩充解释犯罪构成要件后,政府纵容情治单位机关网罗所有人民的政治活动并加以限制,在国家公权力长期滥用的情况下,人民基本言论自由或隐私权完全失去保障。尽管原本在1991年5月1日宣布动员戡乱时期结束后,作为特别法的《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便应该因为丧失法源而失效。但是一直到同年5月23日时,中华民国行政院才向中华民国立法院表示该法律是由于《惩治叛乱条例》在5月22日宣布废止才丧失依据,因此立法院于隔天才通过废除《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例》。
李鸿匪谍案,发生于1950年,隶属孙立人新一军的旧日部属,包括李鸿中将与陈鸣人、彭克立、曾长云等人在台湾遭逮捕,并指控为匪谍,遭到监禁的案件。这个案件一般被认为是由蒋中正授意进行,用以整肃孙立人势力,因此也被视为是孙立人兵变案的前奏。这四个人在1950年时被拘捕讯问,但直到1955年孙立人兵变案爆发后才进行司法审判,遭判无期徒刑。但在1975年蒋中正过世后,台湾当局以减刑令分别减轻这四人的刑期,并陆续加以释放。
李鸿,原名李凤藻,字健飞,男,湖南湘阴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曾任中华民国陆军38师师长,新七军军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获得盟军统帅小罗斯福的颁发的银星勋章,有“东方伯纳德·蒙哥马利”的美称。因为身为孙立人的下属,在李鸿匪谍案中,遭军情单位诬陷为匪谍,遭监禁十几年。蒋中正过世后,虽被台湾当局释放,之后郁郁以终。
李鸿,原名李凤藻,字健飞,男,湖南湘阴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曾任中华民国陆军38师师长,新七军军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获得盟军统帅小罗斯福的颁发的银星勋章,有“东方伯纳德·蒙哥马利”的美称。因为身为孙立人的下属,在李鸿匪谍案中,遭军情单位诬陷为匪谍,遭监禁十几年。蒋中正过世后,虽被台湾当局释放,之后郁郁以终。
李鸿,原名李凤藻,字健飞,男,湖南湘阴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曾任中华民国陆军38师师长,新七军军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获得盟军统帅小罗斯福的颁发的银星勋章,有“东方伯纳德·蒙哥马利”的美称。因为身为孙立人的下属,在李鸿匪谍案中,遭军情单位诬陷为匪谍,遭监禁十几年。蒋中正过世后,虽被台湾当局释放,之后郁郁以终。
基隆市工作委员会案,又名基隆中学事件,为1949年至1950年发生于基隆市的匪谍案件,一般视之为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早期案件之一。2017改编为游戏《返校Detention》蓝本,2019年改编为电影《返校Detention》
基隆市工作委员会案,又名基隆中学事件,为1949年至1950年发生于基隆市的匪谍案件,一般视之为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早期案件之一。2017改编为游戏《返校Detention》蓝本,2019年改编为电影《返校De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