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音技法 编辑
十二音技法是序列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最先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马蒂亚斯·豪尔和阿诺·荀白克分别提出。两者部分的概念类近,但并不互相从属,其中勋伯格的理论得到较多人认同,并在他所属的第二维也纳乐派间广泛流传。时至今日,十二音技法大都以勋伯格的理论为基础。
1
相关
现代主义音乐是一个音乐流派,它泛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来的音乐创作,现代主义音乐不拘泥于传统音乐,它在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有所突破。例如阿诺德·勋伯格在无调音乐和十二音技法作品中摒弃了调性,而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则摒弃了节拍。
卡拉·卡拉耶夫,又译加拉·加拉耶夫,是前苏联时期阿塞拜疆作曲家,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获得者,师从于苏联同时期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他曾被两度授予斯大林奖。卡拉耶夫创作有110多部包括歌剧、芭蕾、交响乐、室内乐、清唱套曲、钢琴独奏在内的音乐作品;其中有3部交响曲、20多部交响乐作品、50多部室内乐作品、24首钢琴前奏曲、两部歌剧和芭蕾,他同时还为电影和众多戏剧表演创作音乐。卡拉耶夫将阿塞拜疆民间音乐穆格汉​姆的特点与爵士乐、蓝调音乐、非洲音乐、欧洲对位法的运用以及十二音技法相结合,以创作出自己别具一派的音乐风格。
沃尔特·哈默·辟斯顿,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生于缅因州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后随父母移居波士顿。1920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学习音乐,因成绩优秀获得到欧洲大陆留学的奖学金,并去巴黎师从杜卡斯和娜迪亚·布朗热,1926年回国后在母校任教直到1960年退休。辟斯顿是受人尊敬的老一代美国作曲家,他的音乐受到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很大,有时也采用十二音技法,但始终保持平易近人的优美风格。他曾多次获得普利策奖。另外,辟斯顿撰写的许多音乐理论教材如《和声学》《配器法》《对位法》等影响很大,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且有中文译本。
多米尼克·阿坚托,又译阿尔真托、阿金托,美国作曲家,以抒情式歌剧和合唱著称。他最著名的作品有歌剧《来自摩洛哥的明信片》、《郝薇香小姐之火》、《天使的面具》和《阿斯彭文稿》。他还以声乐套曲《六首伊丽莎白歌曲》和《弗吉尼亚·伍尔夫日记》而闻名;后者为他赢得了1975年的普利策音乐奖。在调性为主流的背景下,他的音乐自由地结合了调性、无调音乐和十二音技法的抒情性运用,不过阿坚托的音乐没有接近二战后实验性的前卫潮流。
多米尼克·阿坚托,又译阿尔真托、阿金托,美国作曲家,以抒情式歌剧和合唱著称。他最著名的作品有歌剧《来自摩洛哥的明信片》、《郝薇香小姐之火》、《天使的面具》和《阿斯彭文稿》。他还以声乐套曲《六首伊丽莎白歌曲》和《弗吉尼亚·伍尔夫日记》而闻名;后者为他赢得了1975年的普利策音乐奖。在调性为主流的背景下,他的音乐自由地结合了调性、无调音乐和十二音技法的抒情性运用,不过阿坚托的音乐没有接近二战后实验性的前卫潮流。
卢·西尔弗·哈里森,美国作曲家。出生于俄勒冈州,但从小移居旧金山湾区一带,深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种民俗音乐、民间音乐的影响,如粤剧、美洲原住民音乐、墨西哥音乐、爵士乐,以及印度尼西亚音乐等,同时也得到了古典音乐方面的启蒙。后来他参加了亨利·考埃尔的“世界人民音乐”课程,并跟随考埃尔学习对位法及作曲,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师从阿诺德·勋伯格,曾受后者的十二音技法影响。他的老师还包括维吉尔·汤姆森。1943年到纽约担任乐评人,在该地结交了当时尚未得到乐坛完全认可的查理斯·艾伍士,并致力于推广艾夫斯以及其他“前卫”作曲家的音乐。之后又在北卡罗来纳州的黑山学院教书。1947年回加利福尼亚州。作为研究亚洲和其他各地民族音乐的专家,哈里森于20世纪60年代初曾访问亚洲。1967年,哈里森与业余音乐人比尔·科尔维格相识,并保持同性恋伴侣关系30余年,直到21世纪初两人相继逝世。哈里森与科尔维格曾仿照印尼甘美兰乐队,创设了新型的打击乐器。2003年,哈里森在参加一次音乐节的途中病逝于印第安纳州。
卡拉·卡拉耶夫,又译加拉·加拉耶夫,是前苏联时期阿塞拜疆作曲家,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获得者,师从于苏联同时期著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他曾被两度授予斯大林奖。卡拉耶夫创作有110多部包括歌剧、芭蕾、交响乐、室内乐、清唱套曲、钢琴独奏在内的音乐作品;其中有3部交响曲、20多部交响乐作品、50多部室内乐作品、24首钢琴前奏曲、两部歌剧和芭蕾,他同时还为电影和众多戏剧表演创作音乐。卡拉耶夫将阿塞拜疆民间音乐穆格汉​姆的特点与爵士乐、蓝调音乐、非洲音乐、欧洲对位法的运用以及十二音技法相结合,以创作出自己别具一派的音乐风格。
乐队变奏曲,是阿诺德·勋伯格于1926年至1928年创作的一套变奏曲,也是他第一部为管弦乐团创作的十二音技法作品。1928年12月,该作品由威廉·富特文格勒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首演。
乔治·珀尔,美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生于新泽西州贝永,毕业于德保罗大学,曾以私人学生身份跟随恩斯特·克热内克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加入过美军。1956年在纽约大学获博士学位。他的音乐创作受第二维也纳乐派影响,但并未直接照搬该乐派的十二音技法,而是自创了一套“十二音调性”。他还是研究阿尔班·贝尔格的权威,1968年与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等人一同创办“贝尔格社团”。1986年获普利策奖。1989年至1991年任旧金山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2009年在纽约逝世。他作有多部室内乐曲,代表作有第四木管五重奏、钢琴与室内乐队《小夜曲III》、大提琴曲《希伯来旋律》等。著作包括《十二音调性》《序列音乐写作与无调音乐:阿诺德·勋伯格、贝尔格与安东·韦伯恩音乐介绍》等。
约纳斯·科科宁,芬兰作曲家。出生于伊萨尔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加芬兰军队。科科宁曾在赫尔辛基大学和西贝柳斯音乐学院就读,后又在西贝柳斯音乐学院任教,学生包括奥利斯·萨利宁等。科科宁是让·西贝柳斯之后芬兰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在20世纪的芬兰文化界有很高的地位,担任过很多音乐相关组织的重要职位。科科宁的后半生生活在耶尔文佩的自家住宅中,该住宅由芬兰著名建筑师阿尔瓦尔·阿尔托设计,被称为“科科宁住宅”。1996年,科科宁逝世。他的音乐创作风格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为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中期曾采用十二音技法,晚期则倾向于新浪漫主义,其中使他获得国际声望的多是晚期作品。代表作包括被认为是芬兰最重要歌剧之一的《最后的诱惑》、四部交响曲、一部《安魂弥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