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列巡洋舰列表收录有历史上美国海军计划或实际建造的所有战列巡洋舰。美国海军在旗下航速较慢、装甲较薄弱的装甲巡洋舰面对英国皇家海军的无敌级战列巡洋舰落伍十多年后,才于1920年代开始建造一系列战列巡洋舰。然而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下,这些舰只的建造计划被迫放弃,其中有两艘改建为航空母舰。美国海军随后在1940年订购6艘“大型巡洋舰”——历史学家普遍将这些巡洋舰视作是战列巡洋舰——其中只有两艘服役。
列特维赞号战列舰是一艘沙俄海军的前无畏型战列舰,在日俄战争中的黄海海战参加突围,被堵回旅顺后遭日军榴弹炮击中座沉,俘获后改名为肥前号服役,后于1924年按华盛顿海军条约除籍并作为靶船击沉。此舰由美国费城William Cramp and Sons Ship兴建,而武器则由圣彼得堡的奥布霍夫兵工厂制造。
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海军实力大增,给俄国海军造成巨大压力。然而,此时俄国内各船厂并无多余船台供海军兴建新的战列舰,于是俄海军方面转而向美国船厂订购新舰。
它的船名取自1790年在维堡海战中被俄国海军俘获的瑞典海军列特维赞号风帆战列舰。
列特维赞号战列舰是一艘沙俄海军的前无畏型战列舰,在日俄战争中的黄海海战参加突围,被堵回旅顺后遭日军榴弹炮击中座沉,俘获后改名为肥前号服役,后于1924年按华盛顿海军条约除籍并作为靶船击沉。此舰由美国费城William Cramp and Sons Ship兴建,而武器则由圣彼得堡的奥布霍夫兵工厂制造。
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海军实力大增,给俄国海军造成巨大压力。然而,此时俄国内各船厂并无多余船台供海军兴建新的战列舰,于是俄海军方面转而向美国船厂订购新舰。
它的船名取自1790年在维堡海战中被俄国海军俘获的瑞典海军列特维赞号风帆战列舰。
十三号型巡洋战舰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八八舰队计划中打算最后建造舰的军舰。计划1922年开工,予定建造八号舰至十一号舰共4艘。但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十三号型巡洋战舰的计划在蓝图阶段被中止取消,没有正式的命名。
意大利重巡洋舰列表收录所有由意大利皇家海军所建造的重巡洋舰。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意大利皇家海军使用当时国际海军条约分配给意大利的巡洋舰吨位建造了一系列重型巡洋舰,作为海军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总共有三个舰级共7艘舰只被设计并建造完成:2艘特伦托级重巡洋舰、4艘扎拉级重巡洋舰,以及作为特伦托级改良版的“博尔扎诺”号重巡洋舰。意大利皇家海军最初打算建造六艘巡洋舰,并以这些巡洋舰组建成两支三艘舰组成的海军总队。其中,扎拉级的“波拉”号作为舰队旗舰。然而由于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正在回船坞改装中,为弥补战力不足而追加订购了一艘。这7艘舰只代表了海军最高指挥部内部的分歧,其中一派倾向于以牺牲装甲保护为代价换取较高的航速,另一派倾向于牺牲航速以换取重装甲防护。这一时期各海上强国所有的舰只都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的限制公开建造,即标准排水量限制为10,000长吨,而主炮口径则不得超过203。然而最终建成时,这些巡洋舰的排水量都超过了条约限制。
扎拉级重巡洋舰是意大利皇家海军在战间期设计的重巡洋舰,从1920年代末到1930年代初共建造四艘,分别为扎拉号、阜姆号、戈里齐亚号和波拉号。前三艘的外形基本一致,而波拉号为担任舰队旗舰,在司令塔的结构上有所不同。比起之前的特伦托级重巡洋舰,扎拉级是意大利重巡洋舰设计的一次重大改进,极速略有降低,而装甲大幅增加。在华盛顿海军条约有效期间,扎拉级是当时世界上防御水平最佳的重巡洋舰。但事实上,该级已违反了条约对重巡洋舰10,000长吨的吨位限制,而且这级重巡洋舰差劣的水下防御能力也严重削弱了其装甲防护效力。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三年造舰计划”中,计划建造的最高级别的战列舰,在1920年时起造。该级战列舰在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取消建造。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三年造舰计划”中,计划建造的最高级别的战列舰,在1920年时起造。该级战列舰在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取消建造。
十三号型巡洋战舰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八八舰队计划中打算最后建造舰的军舰。计划1922年开工,予定建造八号舰至十一号舰共4艘。但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十三号型巡洋战舰的计划在蓝图阶段被中止取消,没有正式的命名。
美国海军Mk 1型18吋48倍径舰炮是美国海军于1920年代初期研制的大口径舰炮主舰炮的初步名称和设计。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禁止研发大于16英寸的舰炮以后,重置内衬并且制成为Mk 4 16吋56倍径高速舰炮。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该舰炮又一次重置内衬为18吋口径,并且用于对新型的超重型炮弹进行测试。该舰炮的最终形态目前正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达尔格伦海军武器工厂当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