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将军为领兵将领,掌征伐。始于战国,秦汉时成为正式军事职官名称。汉代属于重号将军,为左、右、前、后四将军之一,位上卿,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掌京师兵卫和四夷屯兵,有战事则典禁军戍卫京师或率军出征。属官有长史、司马,秩千石。平时无具体职务,一般兼任他官,常加诸吏、散骑、给事中等号,成为中朝官,宿卫皇帝左右,参与朝政。魏晋南北朝沿置。晋代有左、右军将军,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南北朝时为军府名号用作加官。魏、晋、南朝宋及北魏三品,北周正七命。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三等九级制军阶,右将军为陆海军上等官佐的第三级,次于大将军和左将军。
车骑将军是中国古代的高级将领官名。汉制,位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及前、左将军、右、后将军将军之上,位次上卿,或比三公。若以现代军官的地位来比相当于准将或少将。汉时,车骑将军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有战事时乃拜官出征,事成之后便罢官。东汉末年开始成为常设的将军官名,唐朝之后废除。
鲁口之战,354年三月,五胡十六国中前燕卫将军慕容恪率军攻克鲁口的作战。
春秋晋国以卿为将军,因而有将军之称。战国时,将军始为武官名,掌征伐。汉朝有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金印紫绶,列上卿。位次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汉朝不常置此四将军,或置前后将军,或置左右将军,掌管京师兵卫和四夷屯警。有战事典兵、奉命出征。设长史、司马等僚属。平时无具体职务,一般兼任他官,常加诸吏、散骑、给事中等号,成为中朝官,宿卫皇帝左右,参与朝议。东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位比公,前后左右四将军位上卿。魏晋南北朝地位略高于杂号将军,官三品,北周为正七命。
丁明,中国汉朝政治人物。山阳郡瑕丘人,汉哀帝母亲丁姬之兄。前7年,汉哀帝即位,封阳安侯。前5年,被任命为大司马、卫将军。前2年,改任大司马、骠骑将军。不久免职。公元1年,被王莽所杀。
阎鼎开始担任太傅东海王司马越参军,后领豫州刺史事,屯守许昌。母亲去世,在密县纠聚数千西州流人,欲想要回到乡里。永嘉五年,刘曜攻陷洛阳,抓走了晋怀帝,秦王司马邺出奔,司空荀藩和弟弟司隶校尉荀组等在密县建立行台。因为阎鼎有才又有强兵,荀藩命阎鼎为冠军将军、豫州刺史。阎鼎思归西土,想要在家乡立功,和抚军长史王毗等奉秦王西行至长安。他们与雍州刺史贾疋、大司马南阳王司马保、卫将军梁芬、京兆尹梁综等立秦王司马邺为皇太子,建社稷宗庙。阎鼎担任太子詹事,总摄百揆,执掌朝政。梁综不服阎鼎,和他争权,阎鼎杀梁综。始平郡太守曲允、抚夷护军索𬘭,嫉妒阎鼎之功。他们和梁综的弟弟冯翊郡太守梁纬、北地郡太守梁肃,计划除掉阎鼎复仇,弹劾他有“无君之心,专戮大臣”,请讨伐阎鼎。永嘉六年阎鼎出奔雍,被氐人窦首所杀,传首长安。
元倪,又名文华,字世弼,河南郡洛阳县人,魏道武帝拓跋珪玄孙,左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大宗正卿、领司宗、卫将军、定州刺史、南平安王拓跋霄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董贤,表字圣卿,左冯翊云阳人。董贤是汉哀帝的男宠,因此扶摇直上,二十二岁官至大司马、卫将军,操纵朝政,其父、弟及妻父等并官至公卿,建第宅,造坟墓,费钱以亿计,所有财物价值达四十三万万钱。哀帝死后,董贤随即失势,自杀死去。
王猷,字世伦,琅邪郡临沂县人,东晋卫将军、都督琅邪水陆军事、散骑常侍、东亭献穆侯王珣的孙子,刘宋光禄大夫、东亭侯王抑的儿子。
汉高祖五年为郎中令,任职时,从征攻击陈豨。十年,任卫将军,后转任廷尉,曾奏请将彭越以谋反之罪灭族,后改任梁国国相,吕后四年时受封山都侯,汉文帝三年薨,谥号“贞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