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蜥脚下目 编辑
原蜥脚下目或称原蜥脚类,是群早期草食性恐龙,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到侏罗纪早期。它们在三叠纪的时候,通常是所处环境的优势草食性动物,并快速地演化为大体型,身长6到10米;但是到了侏罗纪被真蜥脚亚目所完全取代、并且灭亡。所有原蜥脚类恐龙都有小型头部、长颈部、前肢较后肢短、以及非常大的拇指尖爪可用来防卫。大部分原蜥脚类恐龙是半二足动物,但至少有一大型物种是完全四足动物。
6
相关
爱珍多龙属是主龙形下纲的一属,是种草食性动物,生活于三叠纪的摩洛哥。它只有一个部分的颌部碎片及一些牙齿,原本被认为是属于原蜥脚下目或鸟臀目恐龙。新的研究显示它并非一种恐龙,属于主龙形下纲,独自演化出类似草食性恐龙的特征。根据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新化石,显示爱珍多龙并非恐龙,而是主龙形下纲的原始物种,不属于主龙形类。爱珍多龙独自演化出许多类似草食性恐龙的特征。
爱珍多龙属是主龙形下纲的一属,是种草食性动物,生活于三叠纪的摩洛哥。它只有一个部分的颌部碎片及一些牙齿,原本被认为是属于原蜥脚下目或鸟臀目恐龙。新的研究显示它并非一种恐龙,属于主龙形下纲,独自演化出类似草食性恐龙的特征。根据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新化石,显示爱珍多龙并非恐龙,而是主龙形下纲的原始物种,不属于主龙形类。爱珍多龙独自演化出许多类似草食性恐龙的特征。
益州龙属,或译彝州龙,是基础蜥脚形亚目恐龙的一属,化石在2010年发现于中国云南省的下禄丰组。从一个几乎完整、保存状态良好的身体骨骼与头颅骨,身长约9米,与金山龙非常相似。益州龙头部宽阔呈半球形,U型下颌宽大,吻部缩短,眼窝位于两侧以便更好地发现掠食者。上下颌有许多锯齿边缘的勺状牙齿,用于在取食和咀嚼时剪断、磨碎植物。在发现益州龙的同一岩层也曾发现过其他原蜥脚下目。因此,益州龙被认为是蜥脚类恐龙谱系中的缺失环节之一。在2010年,萨克·查特吉与一群中国古生物学家提到这个名称,孙氏益州龙,但还没有经过正式、详细的研究过程,直到2018年才被有效地命名和描述。
近蜥龙属又译安琪龙,是近蜥龙类恐龙的一个属,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约2亿到1亿9500万年前。近蜥龙过去曾被归类于原蜥脚下目。近蜥龙的名称是代替原先所定的名称“Amphisaurus”及“Megadactylus”,这两个名称都已被其他动物所使用。属名是由希腊文的“接近”及“蜥蜴”结合而成,是根据马什的说法,他认为近蜥龙是一种较原始的恐龙与进阶型恐龙的过渡型动物。
益州龙属,或译彝州龙,是基础蜥脚形亚目恐龙的一属,化石在2010年发现于中国云南省的下禄丰组。从一个几乎完整、保存状态良好的身体骨骼与头颅骨,身长约9米,与金山龙非常相似。益州龙头部宽阔呈半球形,U型下颌宽大,吻部缩短,眼窝位于两侧以便更好地发现掠食者。上下颌有许多锯齿边缘的勺状牙齿,用于在取食和咀嚼时剪断、磨碎植物。在发现益州龙的同一岩层也曾发现过其他原蜥脚下目。因此,益州龙被认为是蜥脚类恐龙谱系中的缺失环节之一。在2010年,萨克·查特吉与一群中国古生物学家提到这个名称,孙氏益州龙,但还没有经过正式、详细的研究过程,直到2018年才被有效地命名和描述。
近蜥龙科是早期蜥脚形亚目的一个科,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于1885年所命名的。近蜥龙科演化支包含近蜥龙的它们的近亲,但不确定包含哪些属,许多恐龙曾属于近蜥龙科,但被移动到其他科。然而在现在恐龙的分类上,近蜥龙科有时并没有被包括在内。近蜥龙科曾经被认为是属于原蜥脚下目,不过新的研究显示它们很有可能是原始蜥脚下目恐龙的近亲。
加卡帕里龙属是原蜥脚下目黑水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三叠纪晚期的印度。
微齿龙意为“有微小牙齿的蜥蜴”,是种未叙述的无资格名称,化石是在1985年发现于中国。目前有至少两个不同时代的化石被归类于微齿龙属。其中之一为晚白垩纪的蜥脚下目恐龙。另外一个属于原蜥脚下目的黑丘龙科,年代为晚三叠纪或早侏罗纪。两者都符合微齿龙的模式种大野微齿龙 。
加卡帕里龙属原蜥脚下目黑水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三叠纪晚期的印度。
益州龙属,或译彝州龙,是基础蜥脚形亚目恐龙的一属,化石在2010年发现于中国云南省的下禄丰组。从一个几乎完整、保存状态良好的身体骨骼与头颅骨,身长约9米,与金山龙非常相似。益州龙头部宽阔呈半球形,U型下颌宽大,吻部缩短,眼窝位于两侧以便更好地发现掠食者。上下颌有许多锯齿边缘的勺状牙齿,用于在取食和咀嚼时剪断、磨碎植物。在发现益州龙的同一岩层也曾发现过其他原蜥脚下目。因此,益州龙被认为是蜥脚类恐龙谱系中的缺失环节之一。在2010年,萨克·查特吉与一群中国古生物学家提到这个名称,孙氏益州龙,但还没有经过正式、详细的研究过程,直到2018年才被有效地命名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