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证法 编辑
反证法是一种论证方式,他首先假设某命题成立,然后推理出明显矛盾的结果,从而下结论说原假设不成立,原命题得证。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有趣数字悖论是在尝试将自然数分类为“有趣的”与“无趣的”两类数时,产生的一个半开玩笑的悖论。这个悖论宣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有趣的。其“证明”来自于反证法:如果无趣自然数的集合存在,那么其中必然有最小的自然数——然而最小的无趣自然数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数,因为它是最小的无趣自然数,而这便导出了矛盾。
归结原理,在数理逻辑和自动定理证明中,是对于命题逻辑和一阶逻辑中的句子的推理规则,它导致了一种反证法的定理证明技术。
对位证明法,或称否定证明法、逆否命题法,是逻辑数学的其中一个数学证明方法。其与反证法相似,但是是不同的概念。根据逻辑,“



A

B


{\displaystyle A\to B}

”等于“



¬
B

¬
A


{\displaystyle \neg B\to \neg A}

”,即取其逆否命题。
18世纪60年代,约翰·海因里希·朗伯首先证明出圆周率为无理数,即不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在19世纪,夏尔·埃尔米特给出了不需要微积分以外的预备知识的证明方法,此后又有玛丽·卡特赖特、伊万·尼云以及尼古拉·布尔巴基等人给出更为简洁的证明。另外由拉茨科维奇·米克洛什的证明方法简化了朗伯的证明方法。这些所给出证明方法都基于反证法
归结原理,在数理逻辑和自动定理证明中,是对于命题逻辑和一阶逻辑中的句子的推理规则,它导致了一种反证法的定理证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