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堡图 编辑
《台湾堡图》,原标题为《》,是台湾日治时1898年开始,历经六年调制,1904年完成的台湾地形图,比例尺为2万分之1。绘制范围涵盖原住民主要居住地以外的平原、丘陵地带,共计466张地图。
2
相关
玉山南峰为台湾玉山山脉中的一座高山,也是台湾百岳名峰中的“台湾百岳”之一,位于玉山主峰南侧约2.6公里处、玉山国家公园范围之内,标高3,844米。日治时期名为南山、新高南山,行政区属于高雄市桃源区梅山里。“从主峰南望,只见棱脉蜿蜒,逶迤远引……危峰突耸,岩角峥嵘,宛似游龙昂首、顾盼神飞”:台湾登山家邢天正称其为“天龙峰”。这蜿蜒似游龙的山棱也称为闭锁曲线峰,其连岭上均未置基点,峰顶在连岭上的确实位置在过去百年来并无一致认定。从台湾日治时期1898-1904年的《台湾堡图》、1924年《陆地测量部五万分一地形图》之后一直到后来远东美军制图局 测绘以及《联勤版地形图》,都将“南山”绘于今玉山南山三叉峰的位置上;而1907年的《》、1922年台湾会发行的《新高山图》和会刊《台湾》、以及著名博物学家鹿野忠雄博士记录高校大学时代台湾高山登山的著作《》中描写的南山攀登,南山则绘在现在认定南峰的位置;1985年之后的经建版地图都将“南山”绘于今东小南山的基点位置上;2013年以后国土测绘中心 的基本地形图玉山南峰开始又定回现在的位置。某些地图上会注记“玉山三叉峰”、“闭锁曲线峰”。玉山南峰本就是指蜿蜒似游龙的闭锁曲线峰这整条连岭,近年来国家公园和登山界将玉山南峰峰顶位置定在玉山南棱分支东伸往鹿山棱线上的最高点,并放置铁制标牌;往小南山、南玉山棱线的分叉峰称为三叉峰;三叉峰和南峰顶之间的高突岩脊为闭锁曲线峰,开辟通往南峰峰顶的大众步道从其北侧碎石坡低绕,没有经过闭锁曲线峰连岭,另有资料认为闭锁曲线峰即为今玉山南峰。
横屏山,又称史老塌山、狮鲁凹山,是台湾雪山山脉南端的一条山岭,岭线最高处海拔1,579米,位在南投县埔里盆地东方偏南,其岭线的一部分为南投县仁爱乡西缘万丰村与中正村的分界。山岭为约略同高的横岭东西横亘,最高峰西侧约1.3公里处原设有一等三角点由补点埔里基网3,后降二等内补055,标高1508.331米。其西侧山麓为入垦埔里的平埔族与深山原住民的分界,山岭东侧为浊水溪中游切穿,与其谷地武界、曲冰族群交错地古战场,形成北侧万大群泰雅族与南侧干卓万、卓社群布农族势力的分界。
台湾清治时期时文献有记载史老塌,其背后依托的山岭为史老塌山,史老塌山西麓为1810年代郭百年事件武力侵垦埔里社原住民遭屠杀几乎殆尽,孑余无几,于1820–30年代埔里盆地由邵族日月潭水社引介出贌给垦予中部平埔族各族的东界,即“史老塌埔地”,也有记载为西老塌、史鲁榻等。
台湾日治初期1897年调制《台湾假制二十万分一图》附近标示“西鲁凹”,1904年调制《台湾堡图》在基点处标示“
横屏山,又称史老塌山、狮鲁凹山,是台湾雪山山脉南端的一条山岭,岭线最高处海拔1,579米,位在南投县埔里盆地东方偏南,其岭线的一部分为南投县仁爱乡西缘万丰村与中正村的分界。山岭为约略同高的横岭东西横亘,最高峰西侧约1.3公里处原设有一等三角点由补点埔里基网3,后降二等内补055,标高1508.331米。其西侧山麓为入垦埔里的平埔族与深山原住民的分界,山岭东侧为浊水溪中游切穿,与其谷地武界、曲冰族群交错地古战场,形成北侧万大群泰雅族与南侧干卓万、卓社群布农族势力的分界。
台湾清治时期时文献有记载史老塌,其背后依托的山岭为史老塌山,史老塌山西麓为1810年代郭百年事件武力侵垦埔里社原住民遭屠杀几乎殆尽,孑余无几,于1820–30年代埔里盆地由邵族日月潭水社引介出贌给垦予中部平埔族各族的东界,即“史老塌埔地”,也有记载为西老塌、史鲁榻等。
台湾日治初期1897年调制《台湾假制二十万分一图》附近标示“西鲁凹”,1904年调制《台湾堡图》在基点处标示“
凹子底旧称漯仔底,,亦有一说为埒底 ,是位在台湾高雄市境内的一个区域,属鼓山区龙子所辖。清末为兴隆内里之一,日治初期属于下,台湾堡图标记为“螺仔底”,标记在今中华一路2133巷于大顺一路1041巷口南侧、光之塔于爱河对岸之处,可视为狭义的凹子底;广义的凹子底还包含了同属内惟的竹帷、顶下藔两聚落。现今泛指中华路以东、明诚路以南、博爱路以西、爱河以北的区域,近年因都市计划施行而逐渐发展成为新兴高级住宅及商业地带。
大堀溪为一位于台湾北部之县市管河川,干流长度18.59公里,流域面积47.38平方公里,分布于桃园市观音区、新屋区、中坜区、杨梅区。主流上游为头洲溪,发源于杨梅区高荣里东高山顶西侧埤塘,向北北西流入新屋区境,并入六股溪,日治时期《台湾堡图》标示地名“六古”,Google地图将部分六古溪误植为大古溪。六股溪至富源附近改称富源溪,并成为新屋区、观音区界河。续流至泉州厝,汇入大堀溪本流。
凹子底旧称漯仔底,,亦有一说为埒底 ,是位在台湾高雄市境内的一个区域,属鼓山区龙子所辖。清末为兴隆内里之一,日治初期属于下,台湾堡图标记为“螺仔底”,标记在今中华一路2133巷于大顺一路1041巷口南侧、光之塔于爱河对岸之处,可视为狭义的凹子底;广义的凹子底还包含了同属内惟的竹帷、顶下藔两聚落。现今泛指中华路以东、明诚路以南、博爱路以西、爱河以北的区域,近年因都市计划施行而逐渐发展成为新兴高级住宅及商业地带。
横屏山,又称史老塌山、狮鲁凹山,是台湾雪山山脉南端的一条山岭,岭线最高处海拔1,579米,位在南投县埔里盆地东方偏南,其岭线的一部分为南投县仁爱乡西缘万丰村与中正村的分界。山岭为约略同高的横岭东西横亘,最高峰西侧约1.3公里处原设有一等三角点由补点埔里基网3,后降二等内补055,标高1508.331米。其西侧山麓为入垦埔里的平埔族与深山原住民的分界,山岭东侧为浊水溪中游切穿,与其谷地武界、曲冰族群交错地古战场,形成北侧万大群泰雅族与南侧干卓万、卓社群布农族势力的分界。
台湾清治时期时文献有记载史老塌,其背后依托的山岭为史老塌山,史老塌山西麓为1810年代郭百年事件武力侵垦埔里社原住民遭屠杀几乎殆尽,孑余无几,于1820–30年代埔里盆地由邵族日月潭水社引介出贌给垦予中部平埔族各族的东界,即“史老塌埔地”,也有记载为西老塌、史鲁榻等。
台湾日治初期1897年调制《台湾假制二十万分一图》附近标示“西鲁凹”,1904年调制《台湾堡图》在基点处标示“
凹子底旧称漯仔底,,亦有一说为埒底 ,是位在台湾高雄市境内的一个区域,属鼓山区龙子所辖。清末为兴隆内里之一,日治初期属于下,台湾堡图标记为“螺仔底”,标记在今中华一路2133巷于大顺一路1041巷口南侧、光之塔于爱河对岸之处,可视为狭义的凹子底;广义的凹子底还包含了同属内惟的竹帷、顶下藔两聚落。现今泛指中华路以东、明诚路以南、博爱路以西、爱河以北的区域,近年因都市计划施行而逐渐发展成为新兴高级住宅及商业地带。
凹子底旧称漯仔底,,亦有一说为埒底 ,是位在台湾高雄市境内的一个区域,属鼓山区龙子所辖。清末为兴隆内里之一,日治初期属于下,台湾堡图标记为“螺仔底”,标记在今中华一路2133巷于大顺一路1041巷口南侧、光之塔于爱河对岸之处,可视为狭义的凹子底;广义的凹子底还包含了同属内惟的竹帷、顶下藔两聚落。现今泛指中华路以东、明诚路以南、博爱路以西、爱河以北的区域,近年因都市计划施行而逐渐发展成为新兴高级住宅及商业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