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定坊书院是靖海侯施琅于康熙二十二年在台湾府治创建,是为台湾第一所以“书院”为名出现的教育机构单位。《据台湾府志》记载:“西定坊书院康熙二十二年,为将军侯施琅建。”其后于1698年和1704年,常光裕和王之麟分别再建西定坊书院 。但其实质性质都属于义学过度到正式书院的雏形书院。直至康熙四十三年,台湾知府卫台揆始建的崇文书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台湾最早设立的 典型书院。施琅所建西定坊书院其原址及详细运作模式,由于目前文献所载几希,已不可考。
台湾八景诗是台湾台湾清治时期的台湾汉文特色诗作种类。台湾八景诗首见于高拱干编纂的《台湾府志》中,收录高拱干、齐体物、王璋、王善宗、林庆旺等五位作家的八景诗,诗题皆为〈台湾八景〉;其中,又应以高拱干为首创者,其〈台湾八景〉分别为〈安平晚渡〉、〈沙鲲渔火〉、〈鹿耳春潮〉、〈鸡笼积雪〉、〈东溟晓日〉、〈西屿落霞〉、〈澄台观海〉及〈斐亭听涛〉八首。其后许多文人沿用〈台湾八景〉此诗题进行创作。台湾八景诗后来引申成为台湾各地的八景诗,如〈凤山八景〉、〈台湾县八景〉、〈淡水八景〉等。八景诗以近体诗为绝大多数,分五言、七言及绝句、律诗,以七律为最常见者。
陈文达,表字在兹,清代台湾府台湾县人,康熙四十六年台南孔子庙学贡,曾担任过《台湾府志》的分校工作,也参与过《凤山县志》的编纂工作。
东番,或称东番夷,意旨“东方海外的番仔”,是中国古代对台湾岛及台湾原住民族的称呼,既作为地名又作为族群称呼之用。“东番”一词首见于1558年的明朝官方文书《明实录》中,故此用法应早在福建福州、泉州地区使用。1603年,福建人陈第以此用语撰成《东番记》,后来在《远游篇》、《明史·外国传》、《闽书》、《台湾府志》中亦有记载。相较于一些为音译台湾南岛语言之汉字地名,东番则是纯粹的汉语命名。
南寮保宁宫,台湾澎湖县湖西乡庙宇,旧名真人庙、保安宫,清康熙24年蒋毓英编撰的《台湾府志》即有文献纪录,主祀保生大帝,信众尊称“主公”,最初系由白沙乡后寮威灵宫分灵而来。法师流派为“闾山派”。
鹿港溪位于台湾彰化县,于鹿港镇出海,其记录最早可追溯至康熙三十四年《台湾府志》〈台湾府总图〉内的“鹿仔溪”,在鹿港的河道即今鹿港镇成功路,经截弯取直后成为今复兴南路南边的“旧港沟”。
大武郡溪,原是一条在台湾彰化县的古溪名,后因开凿八堡圳下接大武郡溪及分水圳数条,居民已只知水圳不知其原为溪。根据《台湾府志》与《台湾府舆图纂要》,大武郡溪发源自大武山,大致上往西北流,在斗六门与吼尾溪、东螺溪合流后,往西流经大武郡社,之后经柴里社之西支分,往北流过东螺社、大突社,从二林社北边流入三林港。而根据《清一统志台湾府》、《台湾府舆图纂要》“大武郡溪:在彰化县南。通志:源出八卦台地,西流至鹿港入海”。
鹿港溪位于台湾彰化县,于鹿港镇出海,其记录最早可追溯至康熙三十四年《台湾府志》〈台湾府总图〉内的“鹿仔溪”,在鹿港的河道即今鹿港镇成功路,经截弯取直后成为今复兴南路南边的“旧港沟”。
鹿港溪位于台湾彰化县,于鹿港镇出海,其记录最早可追溯至康熙三十四年《台湾府志》〈台湾府总图〉内的“鹿仔溪”,在鹿港的河道即今鹿港镇成功路,经截弯取直后成为今复兴南路南边的“旧港沟”。
台湾志略是曾在台任官多年的尹士俍所著之史书,共三卷,为乾隆年间成书的《台湾府志》重要的典据之一,然该书在乾隆十七年《重修台湾县志·艺文志》记载已是散佚过半,之后的志书中也记载该书已经散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