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睿 编辑
晋元帝司马睿,字景文,东晋第一位皇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母为琅邪王妃夏侯光姬。司马睿在八王之乱期间政治上从属于东海王司马越集团,并在其西征河间王司马颙时受指命镇守下邳后方。后司马睿南镇建业,在琅邪王氏为首的士族协助下建立起江南政权,并在西晋灭亡后延晋祚,建立东晋。但因欲抑制士族势力而遭琅邪王氏的王敦以军事力量反扑,虽然王敦未能推翻其帝位,然他亦在王敦挟胜掌权之下忧愤离世。
2
相关
司马伷,表字子将,三国时期曹魏至西晋的将领,司马懿第四子,母伏夫人,是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之异母兄弟,司马亮、司马骏之同母兄弟,晋元帝司马睿之祖父,妻子是诸葛诞之女,封琅邪王,任镇东大将军,谥武王。
夏侯光姬,表字铜环,琅琊恭王司马觐的王妃,晋元帝司马睿的生母。
荀闿与兄荀邃齐名,晋惠帝时,齐王司马冏辟为大司马掾。京师称他为:“洛中英英荀道明。”八王之乱,司马冏被杀,众人不敢收尸安葬,荀闿与司马冏故吏李述等收葬司马冏,为时论所称道。永嘉之乱,与荀邃渡江,司马睿拜他为丞相军咨祭酒。晋元帝即位,任命他为右军将军,转任少府,历任侍中、尚书。封射阳公。太宁二年荀闿卒,追赠卫尉,谥定。其子荀达嗣位。荀闿与诸葛恢、蔡谟均字道明,故号称“中兴三明”。
杜夷家世以儒学著称,为地方显族。年轻时恬泊好学,操尚贞素,博览经籍及各家学说。对历算农医均有研究。中年时隐居汝颍之间,十载足不出门,四十岁后,始回故乡,闭门教授经学,门徒达千人之多。晋惠帝时,三次荐为孝廉,州郡辟为别驾;晋怀帝永嘉元年征拜博士、太傅,他都不应命。丞相司马睿特立儒林祭酒委任他,仍以得病推辞。晋元帝时,任国子祭酒。皇太子司马绍三次至其宅第,执经问义;国有大政,常就第咨询。著有《幽求子》二十篇行于世。太宁元年病卒,谥贞子。
司马繇,表字思玄,西晋东安王,琅邪王司马伷三子,晋元帝司马睿叔父,诸葛诞外孙。
王敦,表字处仲,小字阿黑,琅邪临沂人。为东晋丞相王导的堂兄。王敦出身琅琊王氏,曾与王导一同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成为当时权臣,但一直有夺权之心,最后亦因而发动政变,史称王敦之乱。后来病逝,享年五十九岁。
戴邈精通《史记》和《汉书》,学问更胜戴渊。举秀才,迁太子洗马,出为西阳内史。永嘉年间,司马睿命他为行邵陵内史、丞相军咨祭酒,出为征南军司。他向司马睿建议设立学校,在东晋代刘隗为丹阳尹,加左将军。王敦之乱时,王敦杀害戴渊,戴邈坐免官。王敦死后,戴邈拜为尚书仆射。任上去世,赠卫将军,谥号穆。子戴谧,历任义兴太守、大司农。
庾阐字仲初,晋朝颍川鄢陵人。安北长史庾辉之孙,庾东之子。年少时庾阐跟随舅舅孙氏来到长江以南地区。州举其为秀才,遭到庾阐拒绝,司马睿晋封晋王后征辟他,又遭到庾阐拒绝。但后来庾阐还是出来当官,担任太宰、西阳王司马羕掾,升迁至尚书郎。苏峻之乱爆发后,庾阐投靠郗鉴,担任司空参军。苏峻之乱平定后,庾阐因功勋受封吉阳县男爵,出任彭城内史。郗鉴又向皇帝请求任命庾阐为从事中郎。不久庾阐担任散骑侍郎,兼任大著作。不久外任零陵太守。后庾阐因病,回到中央担任给事中,又兼任著作。五十四岁那年去世,谥号为贞。庾阐著有《吊贾谊文》、《吴太伯碑文》、《扬都赋》。后人辑录其著作,名为《庾阐集》,共十卷。
司马裒,字道成。晋朝宗室,晋元帝司马睿之子,母为豫章郡君。晋明帝同母弟。
建兴三年正月,晋愍帝以侍中宋哲为平东将军,驻军华阴。建兴四年八月,汉国刘曜进逼京师长安,京城内外断绝联系,镇西将军焦嵩、平东将军宋哲、新平郡太守竺恢等一同奔赴国难。建兴五年正月,平东将军宋哲投奔江南。二月廿八日,宋哲到建康,宣读晋愍帝诏书,让丞相司马睿总摄朝政,尽早克复旧都,修整宗庙陵墓,雪国家大耻。司马睿自称晋王,建立东晋。次年,司马睿知道晋愍帝的死讯,称皇帝,即晋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