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道子 编辑
司马道子,表字道子,河内郡温县人。东晋宗室,晋简文帝第五子,孝武帝亲弟。初封琅邪王,后徙封会稽王。司马道子在孝武帝朝是与皇室血缘最近的一支,在当时被委以朝政大任,又排挤当国的陈郡谢氏士族,皇族权力得以提升。然而孝武帝和司马道子皆嗜酒,司马道子亦任用小人,致令朝政渐见败坏;而孝武帝信任的臣下亦有不齿于司马道子党众的人,两派之间矛盾造成主相之间的斗争。孝武帝死后,司马道子辅政掌权,继续任用王国宝等宠臣,招来王恭发兵讨伐。司马道子虽然屈服,但仍以司马尚之王愉等人试图抗衡,却招来王恭第二度讨伐,最终倚靠儿子司马元显平定。及后政事皆由司马元显掌握,司马道子则沉溺于酒醉之中。司马元显最终败于桓玄,司马道子亦遭流放,不久被杀。
1
相关
桓玄,表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人,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晋名将桓温之子,东晋末期桓楚政权建立者。曾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占据荆江广大土地,后更消灭了掌握朝政的司马道子父子,掌握朝权。次年桓玄就篡位建立桓楚,但三个月后刘裕就举义兵反抗桓玄,桓玄不敌而逃奔江陵重整军力,但后再遭西讨的义军击败。试图入蜀途中遇上护送毛璠灵柩的费恬等人,遭益州督护冯迁杀害。因曾袭父亲“南郡公”之爵,故世称“桓南郡”。
李陵容,东晋晋简文帝的妃子,晋孝武帝、司马道子、鄱阳公主 的母亲。出身微贱,身体强壮,肤色较深,初在会稽王府里做低等婢女。
司马元显,表字朗君,河内郡温县人。晋朝宗室,会稽王司马道子之长子,东晋晚期权臣,受封为会稽王世子。官至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自隆安三年起至元兴元年的三年间曾经一度执掌东晋政权,但期间叛民孙恩连年入侵当时朝廷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三吴地区,战事不息,而司马元显仍贪腐不已,国库空虚下仍聚敛钱财之余亦骄傲自大,信任身份奉承自己的小人,败坏朝政。及后司马元显讨伐桓玄,倚靠了北府军将领刘牢之,然而刘牢之因担心助司马元显击败桓玄后将不为对方所容,于是不战而降。司马元显不能抵抗桓玄,终败于桓玄并被其所杀,桓玄亦因而结束了晋安帝继位以来司马道子与司马元显父子掌政的局面,自掌朝政,终令其成功篡夺晋室,建立桓楚政权。
王国宝,表字国宝,以字行,太原晋阳人。中书令王坦之第三子。晋孝武帝及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宠臣,以卑屈的奉承去获得二人宠信,从而权重一时。但同时亦招来不少人痛恨,其中包括同族的王恭。后王恭以讨伐王国宝为名起兵,王国宝被司马道子赐死。
桓玄,表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人,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晋名将桓温之子,东晋末期桓楚政权建立者。曾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占据荆江广大土地,后更消灭了掌握朝政的司马道子父子,掌握朝权。次年桓玄就篡位建立桓楚,但三个月后刘裕就举义兵反抗桓玄,桓玄不敌而逃奔江陵重整军力,但后再遭西讨的义军击败。试图入蜀途中遇上护送毛璠灵柩的费恬等人,遭益州督护冯迁杀害。因曾袭父亲“南郡公”之爵,故世称“桓南郡”。
桓玄,表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人,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晋名将桓温之子,东晋末期桓楚政权建立者。曾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占据荆江广大土地,后更消灭了掌握朝政的司马道子父子,掌握朝权。次年桓玄就篡位建立桓楚,但三个月后刘裕就举义兵反抗桓玄,桓玄不敌而逃奔江陵重整军力,但后再遭西讨的义军击败。试图入蜀途中遇上护送毛璠灵柩的费恬等人,遭益州督护冯迁杀害。因曾袭父亲“南郡公”之爵,故世称“桓南郡”。
庾楷,表字不详,颍川鄢陵人。东晋征西将军庾亮孙,会稽内史庾羲子。东晋末年官员、将领,官至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庾楷曾靠附辅政的司马道子,后却转而支持王恭讨伐朝廷。事后依靠桓玄,后在桓玄军中暗中为朝廷当内应,但遭揭发,不久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