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伦特派 编辑
吉伦特派、吉隆德派或吉伦特党人,是指在法国大革命从1791年到1795年期间,源自于吉伦特省的一个政治派别。有时也称“布里索派”或“长棍面包派”。吉伦特派由国民立法议会和国民公会的议员组成,代表为当时信奉自由主义法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它由一群有着私人友谊的人们组成的沙龙一般的松散团体,而不是一个有组织的政党。“吉伦特派”在国民立法议会中第一次非正式的出现,用于描述来自法国西南部吉伦特省代表们提出的独树一帜的观点得支持者们。在1847年阿尔方斯·德·拉马丁的吉伦特派的历史出版之后就成为广为接受的名称。。
2
相关
罗兰夫人,全名为玛莉-简·罗兰,父姓菲力普。法国大革命时期女性政治人物。吉伦特派领导人之一。其配偶让-马利·罗兰亦为吉伦特派领导人之一。
流亡分子,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指代流亡国外的法国人,他们一般是保王党,绝大多数为贵族和高级教士。流亡分子分别聚集在王弟路易十八和孔代亲王路易五世·约瑟夫·德·波旁的领导下进行反大革命的活动,谋求王朝复辟。1791年立法议会命令流亡分子限于1792年1月1日前回国,否则以叛国罪论处,1792年2月正式通过没收流亡分子财产的法令。据立法议会核实的名单,当时流亡分子约有3.2万人。在大革命中又有一批立宪派、吉伦特派和热月党人成为流亡分子,但他们与贵族和教士们的流亡性质不同。到拿破仑·波拿巴执政时,流亡分子已达15万。拿破仑执政后开始放宽对流亡分子的政策,1800年5月宣布除了自称路易十八的普罗旺斯伯爵之外的一切流亡分子都可回国,于是流亡分子开始大批返回法国。波旁复辟之后,所有流亡分子都返回了法国。
流亡分子,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指代流亡国外的法国人,他们一般是保王党,绝大多数为贵族和高级教士。流亡分子分别聚集在王弟路易十八和孔代亲王路易五世·约瑟夫·德·波旁的领导下进行反大革命的活动,谋求王朝复辟。1791年立法议会命令流亡分子限于1792年1月1日前回国,否则以叛国罪论处,1792年2月正式通过没收流亡分子财产的法令。据立法议会核实的名单,当时流亡分子约有3.2万人。在大革命中又有一批立宪派、吉伦特派和热月党人成为流亡分子,但他们与贵族和教士们的流亡性质不同。到拿破仑·波拿巴执政时,流亡分子已达15万。拿破仑执政后开始放宽对流亡分子的政策,1800年5月宣布除了自称路易十八的普罗旺斯伯爵之外的一切流亡分子都可回国,于是流亡分子开始大批返回法国。波旁复辟之后,所有流亡分子都返回了法国。
流亡分子,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指代流亡国外的法国人,他们一般是保王党,绝大多数为贵族和高级教士。流亡分子分别聚集在王弟路易十八和孔代亲王路易五世·约瑟夫·德·波旁的领导下进行反大革命的活动,谋求王朝复辟。1791年立法议会命令流亡分子限于1792年1月1日前回国,否则以叛国罪论处,1792年2月正式通过没收流亡分子财产的法令。据立法议会核实的名单,当时流亡分子约有3.2万人。在大革命中又有一批立宪派、吉伦特派和热月党人成为流亡分子,但他们与贵族和教士们的流亡性质不同。到拿破仑·波拿巴执政时,流亡分子已达15万。拿破仑执政后开始放宽对流亡分子的政策,1800年5月宣布除了自称路易十八的普罗旺斯伯爵之外的一切流亡分子都可回国,于是流亡分子开始大批返回法国。波旁复辟之后,所有流亡分子都返回了法国。
山岳派,又称山岳党,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个激进派政治团体,由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与乔治·雅克·丹敦为首除去政敌吉伦特派。因为山岳派的成员都坐在议厅最左侧的高台上而得名。而现在形容激进人士为左派也是由此开始的。
山岳派,又称山岳党,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个激进派政治团体,由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与乔治·雅克·丹敦为首除去政敌吉伦特派。因为山岳派的成员都坐在议厅最左侧的高台上而得名。而现在形容激进人士为左派也是由此开始的。
吉伦特派纪念碑座落在法国城市波尔多的梅花广场,兴建于1894年到1902年,纪念在恐怖统治时期受害的吉伦特派成员。2004年7月8日,被列为法国历史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