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荣 编辑
吴新荣,字史民,号震瀛、兆行,晚号琑琅山房主人,台湾盐水港厅萧垅支厅人。著名文人、医师与政治人物,在台湾日治时期曾参与组织“佳里青风会”及“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为“盐分地带”文学集团代表人物之一、“北门七子”之一。
1
相关
郑国津,台湾盐分地带作家,佳里人,与吴新荣、郭水潭、林芳年等人相善,是佳里青风会、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的成员。
郭水潭是台湾日治时期盐分地带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笔名郭千尺,台南佳里佳里兴人,是日治时期盐分地带相当重要的作家,与吴新荣齐名,被后人归为北门七子之一。
《台湾新文学》,台湾日治时期的文学刊物,1935年12月28日创刊,由台湾新文学杂志社编辑发行,集结了台湾全岛进步的作家。有中日两种语文的版本。刊物中文部分为赖和、杨守愚、吴新荣等人主笔,创办人杨逵负责日文部分。1937年6月15日,日本当局下令废止汉文杂志,《台湾新文学》被迫终刊。在一年半多的时间内,共发行15期及新文学月刊两期。
曾对,“盐分地带”人,与吴新荣、郭水潭、林芳年等人相善,是佳里青风会、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的成员。
台湾新文学》,台湾日治时期的文学刊物,1935年12月28日创刊,由台湾新文学杂志社编辑发行,集结了台湾全岛进步的作家。有中日两种语文的版本。刊物中文部分为赖和、杨守愚、吴新荣等人主笔,创办人杨逵负责日文部分。1937年6月15日,日本当局下令废止汉文杂志,《台湾新文学》被迫终刊。在一年半多的时间内,共发行15期及新文学月刊两期。
台湾文艺:吴浊流在1964年4月1日独资创办这份刊物。当初为了刊物名称“台湾文艺”这四个字,他曾遭到情治单位约谈,被要求使用其他的名称,尤其是使用“中国”开头的名称。然而,吴浊流个性刚硬不为所动,坚持使用“台湾文艺”作为杂志名称,认为:“我们要推动的是台湾本土文艺,若非冠有‘台湾’二字即失去办杂志的意义。” 。当时一些台湾作家,如钟肇政、廖清秀、郑清文、赵天仪等人曾经协助这份刊物的编辑。《台湾文艺》原本是月刊,不过第五期后就改为季刊。杂志社不采取同仁制,欢迎各方来稿。不论是龙瑛宗、吴新荣、王诗琅、黄得时等日治时期台湾作家,还是钟肇政、李乔、詹冰、七等生、黄春明等后起作家都有。此外,在《台湾文艺》早期—也就是统独意识型态还没激烈冲突之前,一些外省作家,如:文晓村、两峰、冯放民、寒爵,曾在《台湾文艺》发表作品。
北门七子,指的是“盐分地带文学”的七位代表作家:吴新荣、徐清吉、郭水潭、王登山、林芳年、庄培初、林清文,他们约在1930年代起活跃于台湾文学界。七人都出身于被称为盐分地带的台南州北门郡,创作内容充满许多当地特有的盐乡、盐村情怀,并致力于推动文学运动。
叶向荣,“盐分地带”同人,佳里人,与吴新荣、郭水潭、林芳年等人相善,是佳里青风会、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的成员。
台湾文艺家协会,1939年12月4月由台湾诗人协会改组而成,在台北成立。会员共有六十二人,由黄得时、西川满为筹备委员。当时参与的台湾作家有王育霖、王碧蕉、郭水潭、邱淳洸、邱永汉、黄得时、吴新荣、周金波、庄培初、张文环、水荫萍、杨云萍、蓝荫鼎、龙瑛宗、林芳年、林梦龙等人。隔年的1月1日,该协会的机关杂志《》创刊,由日本作家西川满担任主编兼发行人。1941年2月发行2卷1号以后,该协会为了配合日本帝国主义的宣传和响应皇民化运动而改组,会长为台北帝大教授矢野峰人,事务组长为西川满。改组后西川满另行筹组“文艺台湾社”,《文艺台湾》也改由“文艺台湾社”发行,协会形同解散。此后《文艺台湾》实际上成为西川满一手主导的杂志,被塑造成日本人外地文学的象征,以浪漫、耽美的艺术至上主义为主。
台湾文艺家协会,1939年12月4月由台湾诗人协会改组而成,在台北成立。会员共有六十二人,由黄得时、西川满为筹备委员。当时参与的台湾作家有王育霖、王碧蕉、郭水潭、邱淳洸、邱永汉、黄得时、吴新荣、周金波、庄培初、张文环、水荫萍、杨云萍、蓝荫鼎、龙瑛宗、林芳年、林梦龙等人。隔年的1月1日,该协会的机关杂志《》创刊,由日本作家西川满担任主编兼发行人。1941年2月发行2卷1号以后,该协会为了配合日本帝国主义的宣传和响应皇民化运动而改组,会长为台北帝大教授矢野峰人,事务组长为西川满。改组后西川满另行筹组“文艺台湾社”,《文艺台湾》也改由“文艺台湾社”发行,协会形同解散。此后《文艺台湾》实际上成为西川满一手主导的杂志,被塑造成日本人外地文学的象征,以浪漫、耽美的艺术至上主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