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文物 编辑
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藏品中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的定级,是“珍贵文物”三个级别中之最高等级。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2013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发布《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之前称禁止出国展览文物,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禁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参加展览的珍贵文物,其涵盖的内容随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几次修订而有所变化。根据上述法规,所有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伯矩鬲,或称牛头纹带盖伯矩鬲、牛头鬲,西周早期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74年出土于中国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黄土坡村的一座西周燕国贵族墓葬。该器虽属炊煮器鬲,但根据铭文,它是一件祭器,是伯矩铸造来祭祀自己的父亲戊的。该鬲被中国国家文物局收录到了2013年8月19日发布《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中,属于禁止出境展览文物。该鬲现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展有复制品。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原称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是一家坐落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的青铜器专题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宝鸡市各区县出土的一千多件青铜器,其中不乏墙盘、何尊等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
禁止出境展览文物,2013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发布《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之前称禁止出国展览文物,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禁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参加展览的珍贵文物,其涵盖的内容随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几次修订而有所变化。根据上述法规,所有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器,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是已发现的十件人面纹器物中最精美者,在半坡遗址出土文物中最为宝贵,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材质为细泥红陶,高16.5厘米,口径为39.8厘米,敞口卷唇,口沿处绘有间断黑色彩带,内壁则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国家一级文物,被认为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国家文物局于2013年8月19日发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曾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第一集出场。
曾侯乙编钟是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套编钟,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及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已发现的古代编钟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音律最全、音域最广的乐器,证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经有七声音阶及绝对音名的概念,表明周代的文化与科技已达到很高的水准。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耀州窑五代时期的瓷器,1968年出土于陕西彬县,国家一级文物,国家文物局于2013年8月19日将其列入了《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㝬簋,又称厉王簋、胡簋、厉王胡簋,西周晚期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5月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该器器形属双耳方座簋,腹内底有铭文12行124字。根据铭文可知,该簋为周厉王的自作器,制作于厉王十二年。该簋被中国国家文物局收录到了2013年8月19日发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中,属于禁止出境展览文物。该簋曾藏于扶风县博物馆、周原博物馆,现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彩绘人物故事漆屏是中国北魏时期的艺术珍品,1965年11月出土于山西省大同市的司马金龙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现藏大同市博物馆。
八重宝函,或称唐八重宝函,中国唐代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唐懿宗赐赠的一套八层盒函,用于供奉释加牟尼佛指舍利的一个影骨。盒函最外层是一个檀香木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1987年5月5日发现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后室。2002年1月18日,被国家文物局收录进《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目录》,属于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存于法门寺内的法门珍宝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