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编辑
北京师范大学,简称北师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顶尖高校之一,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和原“985工程”、原“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以基础文理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为主要特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抗日战争时期由当时平津的三所高校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和国立北洋工学院,躲避战火西迁至陕西,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学校分布陕西省城固、南郑、勉县等地。
抗日战争时期由当时平津的三所高校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和国立北洋工学院,躲避战火西迁至陕西,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学校分布陕西省城固、南郑、勉县等地。
罗梦册,字瑾南,河南南召人,中国法学家、教育家,193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法学院,1935年取得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之后留学伦敦大学,学习研究法律学及中外法制史。1930年代30岁时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为当时最年轻的华人院士。
抗日战争时期由当时平津的三所高校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和国立北洋工学院,躲避战火西迁至陕西,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学校分布陕西省城固、南郑、勉县等地。
抗日战争时期由当时平津的三所高校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和国立北洋工学院,躲避战火西迁至陕西,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学校分布陕西省城固、南郑、勉县等地。
抗日战争时期由当时平津的三所高校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和国立北洋工学院,躲避战火西迁至陕西,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学校分布陕西省城固、南郑、勉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