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 编辑
坐骨,是构成四足类骨盆带的骨骼之一。
1
相关
髋骨为人体腰部至臀部的大型骨骼,共左右两块。幼年时,髋骨分为髂骨、坐骨和耻骨以及软骨连接。成年后,它们之间的软骨会骨化,成为一个整体,即髋骨。左髋骨、右髋骨、骶骨、尾骨以及它们之间的骨连接一起构成骨盆。髋骨与股骨构成髋关节。
洛西亚龙属为一属可能是图里亚龙类的蜥脚类恐龙,约生存于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交界期间的欧洲,化石出土于西班牙东南部巴伦西亚的大主教村层。模式种巨型洛西亚龙于2001年由Casanovas、Santafe及Sanz正式描述及命名。正模标本属于一只亚成年个体,包含部分头骨、从颈部、背部、荐部到尾部的一系列脊椎、肱骨、尺骨、桡骨、掌骨、胸骨、耻骨、坐骨、肠骨等其他破碎骨头。洛西亚龙的特征在于近端尾椎的神经棘尺寸与形状。肱骨长143公分,略小于潮汐龙约20%。Francisco Gascó估计其身长15至18米及体重12至15吨。
始马门溪龙属是种蜥脚下目马门溪龙科恐龙,化石发现于中国云南省元谋县,地质年代为侏罗纪中期。正模标本是一个不完整的身体骨骼,包含8八节脊椎、部分荐骨、右肠骨、右耻骨、成对坐骨、左胫骨、成对股骨。模式种元谋始马门溪龙于2008年由吕君昌等人命名、叙述。
坐骨角龙是小型角龙类恐龙已灭绝的一个属,生存于大约6900万年前晚白垩世的中国。属名意为“坐骨有角面孔”,指坐骨的特殊形状,种名取自化石发现地诸城。
塔奇拉盗龙是一属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化石发现于委内瑞拉早侏罗世的拉金塔组,模式种兼唯一种是可敬塔奇拉盗龙,已知化石包括胫骨和坐骨。塔奇拉盗龙是一类小型双足步行恐龙,体长略超过1.5米。作为泛化种与特化种的掠食者,它可能会捕食其它恐龙或蜥蜴这样的小型脊椎动物。
塔奇拉盗龙是一属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化石发现于委内瑞拉早侏罗世的拉金塔组,模式种兼唯一种是可敬塔奇拉盗龙,已知化石包括胫骨和坐骨。塔奇拉盗龙是一类小型双足步行恐龙,体长略超过1.5米。作为泛化种与特化种的掠食者,它可能会捕食其它恐龙或蜥蜴这样的小型脊椎动物。
南宁龙属是鸭嘴龙科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中国广西南宁盆地,地质年代属于晚白垩纪。南宁龙的化石是一个不完整的骨骸,包括:头颅骨、手臂、以及骨盆。南宁龙的独有衍征包含:相当少的牙齿位置、纤细的肱骨、坐骨的末端宽广而弯曲。南宁龙的叙述者提出一个系统发生学研究,认为南宁龙是种基础赖氏龙亚科。南宁龙是中国南部第一个发现的鸭嘴龙科。模式种是大石南宁龙。
始马门溪龙属是种蜥脚下目马门溪龙科恐龙,化石发现于中国云南省元谋县,地质年代为侏罗纪中期。正模标本是一个不完整的身体骨骼,包含8八节脊椎、部分荐骨、右肠骨、右耻骨、成对坐骨、左胫骨、成对股骨。模式种元谋始马门溪龙于2008年由吕君昌等人命名、叙述。
小鶆䴈龙属又译为小美洲鸵龙,是一属蜥臀目恐龙,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卡尼阶时代的巴西。模式种是沃尔德桑加小鶆䴈龙 ,建立于一个发育未完全的标本之上,该标本包括椎骨,一个人字骨,一些骨盆化石以及在南里奥格兰德州圣玛丽亚组发现的后肢。 小鶆䴈龙与其它圣玛丽亚组的恐龙的区别在于其更为纤细的体形、两条长腿的比例以及一些更特别的骨骼特征。 与其他早期恐龙相比,它还具备一些独有的特征,例如,尾巴根部的椎骨上较长的龙骨,笔直的第四跖骨,坐骨上的短骨窝和股骨的背外侧转节。胫骨的某些特征使该物种的描述者认为这种生物是最早的兽脚类,但有些分析给出了该属在蜥臀目中的其他分类位置。
洛西亚龙属为一属可能是图里亚龙类的蜥脚类恐龙,约生存于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交界期间的欧洲,化石出土于西班牙东南部巴伦西亚的大主教村层。模式种巨型洛西亚龙于2001年由Casanovas、Santafe及Sanz正式描述及命名。正模标本属于一只亚成年个体,包含部分头骨、从颈部、背部、荐部到尾部的一系列脊椎、肱骨、尺骨、桡骨、掌骨、胸骨、耻骨、坐骨、肠骨等其他破碎骨头。洛西亚龙的特征在于近端尾椎的神经棘尺寸与形状。肱骨长143公分,略小于潮汐龙约20%。Francisco Gascó估计其身长15至18米及体重12至1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