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博拉火山 编辑
坦博拉火山是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上的一座活跃的层状火山。坦博拉火山的海拔高度达到2850米,火山口直径为6–7 km,深度为600–700 m. 是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最高的山峰之一,在1815年4月火山活动达到顶峰。这座火山由东北部的比马县和西南部的栋普县管理。
1
相关
破火山口通常是由于火山锥顶部因失去地下熔岩的支撑崩塌形成,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火山口。猛烈的爆发除了形成破火山口外,还使火山的高度大大降低,若破火山口累积降水或有其他水源流入,则可能会形成火山湖。如坦博拉火山爆发,产生了一个直径12公里的破火山口,并且海拔高度也随之降低了1400米。外形为碗形的凹地,其直径为数百米至数公里不等。其英文名“Caldera”的语源来自西班牙文,意指“罐子”或“大锅子”。
破火山口通常是由于火山锥顶部因失去地下熔岩的支撑崩塌形成,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火山口。猛烈的爆发除了形成破火山口外,还使火山的高度大大降低,若破火山口累积降水或有其他水源流入,则可能会形成火山湖。如坦博拉火山爆发,产生了一个直径12公里的破火山口,并且海拔高度也随之降低了1400米。外形为碗形的凹地,其直径为数百米至数公里不等。其英文名“Caldera”的语源来自西班牙文,意指“罐子”或“大锅子”。
破火山口通常是由于火山锥顶部因失去地下熔岩的支撑崩塌形成,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火山口。猛烈的爆发除了形成破火山口外,还使火山的高度大大降低,若破火山口累积降水或有其他水源流入,则可能会形成火山湖。如坦博拉火山爆发,产生了一个直径12公里的破火山口,并且海拔高度也随之降低了1400米。外形为碗形的凹地,其直径为数百米至数公里不等。其英文名“Caldera”的语源来自西班牙文,意指“罐子”或“大锅子”。
廷加群岛是印度尼西亚的群岛,位于小巽他群岛以北的弗洛勒斯海,分布于松巴哇岛坦博拉火山的北面,属于萨巴拉纳群岛西南部的一部分。行政上由庞卡杰内和群岛县管理。
坦博拉语是一个证据不充分的非南岛语系语言,属于临时分类巴布亚诸语言。这一语言主要使用于中松巴哇岛的坦博拉文化。坦博拉语已随着坦博拉文化在1815年随着坦博拉火山的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而绝迹。它是已知位于最西部的巴布亚诸语言下属语言。虽然在哈马黑拉岛、特尔纳特和蒂多雷都发现了同时代巴布亚贸易国,但坦博拉语仍属于在巴布亚诸语言中相对独特的海上贸易国语言。
嘉庆云南大饥荒,是指受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影响,北半球天气包括亚洲气候严重反常而导致中国云南省出现严重饥荒。
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刚好介于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澳洲板块的隐没带之间,因而造成此区域容易形成火山地形。此区域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火山喷发事件,例如于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对全球造成严重地影响,并且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山喷发记录之一。位于苏门答腊的多巴湖是一座超级火山,据推测在距今74,000年前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喷发,随后造成全球经历6年的火山冬天。位于松巴哇岛的坦博拉火山曾在1815年发生大规模喷发,使全球在隔年成为无夏之年。
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刚好介于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澳洲板块的隐没带之间,因而造成此区域容易形成火山地形。此区域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火山喷发事件,例如于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对全球造成严重地影响,并且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火山喷发记录之一。位于苏门答腊的多巴湖是一座超级火山,据推测在距今74,000年前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喷发,随后造成全球经历6年的火山冬天。位于松巴哇岛的坦博拉火山曾在1815年发生大规模喷发,使全球在隔年成为无夏之年。
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是指荷属东印度坦博拉火山于1815年爆发的事件。这次火山爆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规模相当于米诺斯火山爆发。这次事件直接造成了坦博拉文化的灭亡,并且间接造成了之后的无夏之年等一系列后续影响。这次巨大的喷发对当时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仍未被完全了解,是一个非常有启发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