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群 编辑
基群是生物学中的术语,专指在亲缘关系学中最早分离出去的大型演化支,并且通常会位于亲缘分支分类法最底层处,是其它后来才分化出去的演化支的外类群。许多生物学家更习惯使用“基群”而非“原始族群”,这是因为“原始”一词中具有劣等、落后的意味,然而绝大多数的物种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才能够良好地适应其现有的栖息地,并无所谓优劣之别。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木兰藤目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目,是续无油樟目及睡莲目之后的第三个基群演化支。
曙光鸟属亦译为黎明鸟,为已经绝灭的侏罗纪恐龙其中一个属,目前该属仅有一个已知物种徐氏曙光鸟。徐氏曙光鸟被认为可能是迄今已知的恐龙演化成鸟过程中重要的基群之一,同时也是这一阶段所发现最为古老的化石证据。依据亲缘关系学来看徐氏曙光鸟被视为比近鸟龙属、胁空鸟龙属和晓廷龙属等还要早的鸟翼类物种,甚至比大约生活在1亿年前的始祖鸟来得更早,但是研究人员根据骨骼系统则认为黎明鸟属可能与近鸟类、擅攀鸟龙科与始中国羽龙属较无直接的发展关系。对此一些科学家认为其是绝大部分鸟类最古老的直系物种,然而也有科学家认为仅能够将其视为类似鸟类的有羽毛恐龙之先祖。
鹰形总目是猛禽的一个演化支,包括:美洲鹫目和鹰形目。不过,这群鸟类也可以主观认定就是鹰形目。基于DNA的方案和北美鸟类委员会与国际鸟类委员会的分类都把美洲鹰放在鹰形目,而南美分类委员会则把美洲鹰独立成一个演化目──美洲鹰目,这里我们采用南美分类委员会的作法。在90年代初期以前,美洲鹰的分类地位还很混淆,因为,由西布利和阿奎斯特主导的DNA-DNA杂交分类法盛行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他们认为美洲鹰和鹳科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甚至把美洲鹰当成鹳科的一个亚科,如今,这种亲缘关系则未受到众人支持。无论是称呼鹰形总目或是鹰形目,这些鸟类都是非洲禽类的基群分支。
长基蜉蝣目是一目已灭绝的昆虫,目前共描述了2个成虫和超过20个幼虫化石,都出土于中生代地层,大多来自巴西的下白垩纪克拉托沉积层,总共出土了大约40个幼虫化石。长基蜉蝣目是蜉蝣目的基群。成虫带翅,幼虫水生,两者皆具有捕捉式前足,类似于螳螂。幼虫习性特殊,类似于淡水虾。
恐手龙科是似鸟龙下目恐龙的一科,生存于阿尔比阶至马斯特里赫特阶的亚洲和北美洲。这个科最早由哈兹卡·奥斯穆斯卡和伊娃·罗尼维奇于1970年命名,当时只包含模式属恐手龙。2014年由李永南和同事发表于自然的研究发现恐手龙科是个有效的分类群。李等人根据最新的系统发生学分析,加上似金翅鸟龙及北山龙属,可构成一个连续性的演化支,其中北山龙最为基群、恐手龙最为共有衍征。似金翅鸟龙科因其模式属被并入恐手龙科而成为后者的异名。这个类群的分布和年代介于1亿1500万至6900万年前的亚洲和北美洲,其中北山龙生存于1亿1500万至1亿年前的中国、似金翅鸟龙生存于9800万至8300万年前的蒙古、恐手龙生存于7100万至6900万年前的蒙古;其他物种包括怪诞龙、可能还有似鸟身女妖龙和鹤形龙。
非洲禽类是一个鸟类演化支,由佛法僧目、䴕形目、犀鸟目、咬鹃目、鹃𫁡目、鼠鸟目、鸮形目、鹰形目、美洲鹫目组成。大多数基群演化支成员为掠食性,表示它们最早的共祖也是掠食性鸟类。
泅龙属为已灭绝鲔鱼龙类鱼龙科的基群属,发现于白垩纪早期的伊拉克,是由瓦伦汀‧费雪、罗伯特‧M‧阿普尔比、德恩·奈许、杰夫‧利斯顿、詹姆斯‧B‧莱丁、史蒂芬·布林德利与帕斯卡‧伽德弗洛兹于2013年命名,模式种为迷失泅龙。迷失泅龙最特别的特征在于它的外型比起其他白垩纪时期的鱼龙物种,构造更为原始,反而与距离迷失泅龙生存年代7,000万前年前的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鱼龙属接近;而在侏罗纪晚期之后,大多所知的鱼龙均属于大眼鱼龙科。
拉诺鲸属是一支长有牙齿的原始须鲸,生活在始新世晚期,为生存年代最早的须鲸类成员之一,与齿须鲸和晚期的龙王鲸科共存。模式种为刻齿拉诺鲸,其正模标本发现于南极半岛西摩岛拉梅塞塔组的普里阿邦期潟湖砂岩中,推测该个体的全长可达8米以上,并且可能尚未完全成年。2019年的研究描述了南极半岛出土的拉诺鲸属未定种的三枚前臼齿化石,推测其体型可能比刻齿拉诺鲸大55%,达到12米。与大多数基群须鲸类相同,拉诺鲸的口腔内可能尚未演化出鲸须结构,根据头骨形态推测拉诺鲸可能以吸食的方式进食,类似现代的喙鲸和小露脊鲸。
原鼬鬣狗属是鬣狗科最早期的基群成员之一,具有近似麝猫的齿列,外观亦与其相仿,体型则与狐相当,生存于中新世中期的亚洲与非洲,以及中新世中期至末期的欧洲。原鼬鬣狗之名是相对鼬鬣狗属而取,但原鼬鬣狗的身形更为纤小,同时具有相对更大的眼眶。此外,原鼬鬣狗的四肢构造适合以半跖行的方式行走,而不对称的第二趾骨与可伸缩的爪,可能代表其有攀爬的习性。
杯椎鱼龙属是鱼龙类的一个基群,生存于三叠纪中晚期,身形修长,体型因物种而异,但整体而言是中至大型的鱼龙,最大的物种全长可能超过17米。化石发现于美国西部、德国南部、瑞士、意大利北部,以及斯匹兹卑尔根岛。杯椎鱼龙属一度被认为属于萨斯特鱼龙科,晚近的研究则显示其比萨斯特鱼龙科更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