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朝鲜之役,是1592年至1598年间,明朝、朝鲜王朝与日本之间爆发的两次战争,也是明朝万历三大征之一。明朝为抗倭援朝,先后两次派遣军队进入朝鲜半岛,与日军作战。朝鲜王朝方面称壬辰倭乱以及丁酉再乱,日本方面称文禄庆长之役。
8
《不灭的李舜臣》,是2004年韩国KBS一套以朝鲜王朝壬辰倭乱时代的民族英雄李舜臣的生平而编写的电视剧,共104集。根据两部名著金薰的《刀之歌》和金琸桓的《不灭》改编而成。
北关大捷是1592年至1593年壬辰倭乱时期中朝鲜王朝咸镜道郑文孚率义兵抗击日本侵略军、叛乱的顺倭鞠景仁军队以及北方女真族入侵军队的战斗。
宋象贤广场 是大韩民国釜山广域市一个公共开放空间,位于釜山镇区Jungang-daero Avenue。它是韩国最大的广场。广场于2012年开工,2013年10月扩建;2014年6月完工后正式开放。2012年4月,对广场的命名进行了竞赛。2012年11月,广场以1592年壬辰倭乱中领兵抗敌的抗日民族英雄宋象贤命名。广场上设有喷泉和雕塑。
朝鲜实学是17世纪至19世纪朝鲜王朝盛行的崇尚实际、实效、实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流派。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的壬辰倭乱和丙子胡乱使朝鲜国力受到很大的破坏。朝鲜文人对程朱理学的清谈空论进行了反省,研究强国济民的“有用之学”。实学思想力求“学以致用”,强调儒学思想中的“经世致用”、“利用厚生”和“实事求是”的思想,以此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改革方案。朝鲜王朝后期的实学思想是朝鲜儒学思想发展的顶峰,同时也蕴含着“近代指向”的启蒙意识,是最接近近代社会的一种思想形态。
釜山忠烈祠是韩国釜山的一处祭祀建筑,纪念在1592年壬辰倭乱时抵抗日本军队入侵时的殉国将士,位于东莱区安乐洞忠烈大路 345号。1972年 6月26日列为釜山广域市有形文化遗产。
《乱中日记》是朝鲜王朝将领李舜臣从1592年1月1日至1598年11月17日期间的日记,记载了壬辰倭乱期间的事情。整部史料共9卷,其中日记7册、书柬帖1册、壬辰状草1册。
元士雄是朝鲜王朝中期的武臣和军人。字大器,本贯原州元氏。壬辰倭乱期的将领之一,将领元均的子。
忠武路是一条位于韩国首尔中部的街道,北起钟路区的路,南至中区、邻近明洞购物区的退溪路。忠武路以16世纪著名壬辰倭乱名将李舜臣将军的封号命名。朝鲜日治时期称为本町。
《壬辰录》是部反映壬辰倭乱的演义性讲史朝鲜小说,有韩文和汉文两个版本。小说描述了水军将领李舜臣、陆军将领金应瑞,义兵领袖郭再祐、郑文孚、金德龄、西山大师、泗溟堂,爱国妇人桂月香,以及明朝将领李如松等的抗倭英雄事迹。《壬辰录》是朝鲜文学史上的首部爱国主义小说,也是首部反映战争的演义性讲史小说,对后世军谈小说的出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昌德宫后苑,又称秘苑、禁苑,是韩国昌德宫的后花园。它在朝鲜太宗五年开始建造昌德宫时被同时建造,太宗之后的朝鲜仁祖、朝鲜肃宗、朝鲜正祖、朝鲜纯祖等多任朝鲜国王进行增建,直到17世纪时成为现在的规模。后苑位在昌德宫主殿建筑仁政殿的后方,后来后苑成了昌德宫与昌庆宫的共同后花园。壬辰倭乱期间,昌德宫大部分的建筑被倭军烧毁,后苑也遭到破坏,后于光海君时期重新修复。1704年又建成大报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