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寿山 编辑
天寿山,在北京市昌平区北。原名黄土山,又名东山,一名东榨子山。
1
相关
明十三陵,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的天寿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距离北京市中心约50公里,是明朝君主列表的墓葬建筑群。自永乐七年五月起用,直到安葬崇祯帝后结束,历时230多年,共葬有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全球保存最完整的皇陵墓葬群之一。2003年7月3日,与清东陵、清西陵等明清皇家陵寝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明长陵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下。为明十三陵的第一陵,也是主陵。陵内安葬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长陵于永乐七年开始修建,永乐十三年完工。
迁陵之议或称改迁陵寝之议,是指明朝嘉靖三年到嘉靖十八年明世宗要把其父亲的明显陵从湖北安陆迁到北京的历史事件。中国古代历代帝王“首重山陵”,认为陵寝的建造关系到王朝和帝运的盛衰,国祚的长短。在明显陵扩建的过程中,由于世宗的生父朱祐杬陵寝远在湖北安陆。明世宗瞻怀哀痛,于是朝中有人上疏,提出了将显陵往北迁移到天寿山安葬的奏议。围绕迁陵事宜,朝廷大臣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争论,明世宗数次令廷臣集议,久议未决,直到嘉靖十八年才告结束。
明长陵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下。为明十三陵的第一陵,也是主陵。陵内安葬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长陵于永乐七年开始修建,永乐十三年完工。
明长陵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下。为明十三陵的第一陵,也是主陵。陵内安葬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长陵于永乐七年开始修建,永乐十三年完工。
明十三陵,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的天寿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距离北京市中心约50公里,是明朝君主列表的墓葬建筑群。自永乐七年五月起用,直到安葬崇祯帝后结束,历时230多年,共葬有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全球保存最完整的皇陵墓葬群之一。2003年7月3日,与清东陵、清西陵等明清皇家陵寝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迁陵之议或称改迁陵寝之议,是指明朝嘉靖三年到嘉靖十八年明世宗要把其父亲的明显陵从湖北安陆迁到北京的历史事件。中国古代历代帝王“首重山陵”,认为陵寝的建造关系到王朝和帝运的盛衰,国祚的长短。在明显陵扩建的过程中,由于世宗的生父朱祐杬陵寝远在湖北安陆。明世宗瞻怀哀痛,于是朝中有人上疏,提出了将显陵往北迁移到天寿山安葬的奏议。围绕迁陵事宜,朝廷大臣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争论,明世宗数次令廷臣集议,久议未决,直到嘉靖十八年才告结束。
明十三陵,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的天寿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距离北京市中心约50公里,是明朝君主列表的墓葬建筑群。自永乐七年五月起用,直到安葬崇祯帝后结束,历时230多年,共葬有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全球保存最完整的皇陵墓葬群之一。2003年7月3日,与清东陵、清西陵等明清皇家陵寝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明十三陵,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的天寿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距离北京市中心约50公里,是明朝君主列表的墓葬建筑群。自永乐七年五月起用,直到安葬崇祯帝后结束,历时230多年,共葬有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余名妃嫔、1位太监,是全球保存最完整的皇陵墓葬群之一。2003年7月3日,与清东陵、清西陵等明清皇家陵寝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