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河北省宁晋县人,汉族,[具争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人士,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天津地区代表,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2020年9月8日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2022年1月天津市2019冠状病毒病聚集性疫情是指2022年1月至2月中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爆发的2019冠状病毒病本土聚集性疫情。2022年1月8日,天津市津南区发现两例本土阳性感染者,后确定二人均为确诊病例,之后在密切接触者中又检出18例感染者。1月9日经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析比对,并经中国疾控中心确认,2例本土病例病毒均属于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状病毒2型Omicron变异株。此次疫情报告个案主要集中在津南区,亦为Omicron变异株首次在中国大陆流入社区传播,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形容“天津打响了中国奥密克戎防控第一场大规模遭遇战”。此次疫情也蔓延到天津以外的河南省安阳市、辽宁省大连市。截至2月7日24时,天津市共报告阳性感染者430例,其中确诊病例424例,无症状感染者22例。
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位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鄱阳湖路10号天津中医药大学校内,2021年10月30日正式成立,是天津市第一个正式揭牌成立的海河实验室,张伯礼为首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现代中药研发模式与关键技术、制剂关键技术,以及中药先进制造成套技术研究与转化、中药临床评价与证据转化共四个方向。
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又称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开中医院,始建于1980年,医院本部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广开二马路28号,南院区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王顶堤堤南道7号。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是天津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2002年5月成立,由天津中医学院门诊部和中医研究所门诊部的基础上合并组建,隶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的三家直属附属医院之一,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玉泉路88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天津中医二附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河北区增产道69号。1957年,在天津市工人医院的基础上筹建天津中医医院,1963年建成,后转隶属于天津中医学院。1969年,天津中医学院迁至河北省石家庄市后,医院改隶属于天津市卫生局,更名为天津市王串场中医医院。1970年,划归隶属于天津市河北区卫生局。1978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重建天津中医学院。1980年2月,天津市王串场中医医院转隶属于天津中医学院,更名为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6年,天津中医学院更名天津中医药大学后,医院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是天津中医药大学与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政府合作筹建的一家中医医院,拟选址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天津健康产业园,已获得天津市发改委立项。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天津中医一附属,北院位于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南院位于西青区李七庄街道昌凌路88号。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前身是1955年12月18日以建设路天津市中医门诊部人员为基础、在和平区多伦道建立的天津市立中医医院,郭沫若题写院名。1958年,天津中医学院成立,该医院改为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66年,天津中医学院迁至河北省石家庄市,医院留津改隶属于天津市卫生局,更名为天津市中医医院。1978年,国务院批准天津市重建天津中医学院,该院改称天津市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1年迁至南开区鞍山西道新址。2006年,天津中医学院更名天津中医药大学后,医院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又称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开中医院,始建于1980年,医院本部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广开二马路28号,南院区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王顶堤堤南道7号。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是天津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天津中医一附属,北院位于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南院位于西青区李七庄街道昌凌路88号。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前身是1955年12月18日以建设路天津市中医门诊部人员为基础、在和平区多伦道建立的天津市立中医医院,郭沫若题写院名。1958年,天津中医学院成立,该医院改为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66年,天津中医学院迁至河北省石家庄市,医院留津改隶属于天津市卫生局,更名为天津市中医医院。1978年,国务院批准天津市重建天津中医学院,该院改称天津市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1年迁至南开区鞍山西道新址。2006年,天津中医学院更名天津中医药大学后,医院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