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 编辑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中最南面的殿。该殿是明清两朝北京城内最高的建筑,开间最多、进深最大和屋顶最高的大殿,堪称中华第一殿。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大典都在此举行。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因而在各种形式上都刻意追求与众不同。
1
相关
嘉量是中国古代对体积的标准量器,全器分斛、斗、升、合、龠五个容量单位。是根据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的古制设计。历代都很重视制作嘉量,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即制作嘉量。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和乾清宫前有清朝乾隆年间所铸的嘉量,太和殿前为方形,乾清宫前为圆形。表示量度标准的嘉量与时间标准的日晷并陈于左右两侧,以表示帝王的公正和国家的统一。
含元殿是唐代大明宫内中轴线上第一座殿,与南边的丹凤门正对。建成以后是唐代宫廷举行元旦、冬至大朝会和大酌、阅兵、受俘、上尊号等一系列重要仪式的场所,也是唐代最重要的殿宇之一,性质与明清故宫中的太和殿和唐朝太极宫中的太极殿相似。
国民革命忠烈祠是位于台北市大直的忠烈祠。为中华民国政府中央政府所在地之专祠,兼有中华民国首都忠烈祠之功能。建筑型式仿北京故宫太和殿。由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亲题为国民革命忠烈祠,民间则习称圆山忠烈祠、大直忠烈祠或台北忠烈祠。
金紫祠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南首,为当地望族潜口汪氏宗祠,也是古徽州境内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祠堂,传其建筑布局和特征部分仿北京故宫太和殿建造,故又俗称“金銮殿”或“皖南小故宫”。建筑始建于南宋隆兴二年,明正德九年迁至现址,嘉靖、万历时扩建,主要格局奠定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九年,清康熙三年大修,1949年后改为粮站,期间进行了一定的拆改建,文革时又遭损毁,2012年7月至次年12月由徽州区政府投资修复。
行什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的脊兽,仅在太和殿殿脊上可见。因排行第十,就叫它“行什”。其手拿金刚宝杵,会降魔,有翅膀,是传说中雷震子的化身。
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
弘义阁,位于紫禁城太和殿前广场西庑,与东庑体仁阁遥遥相对。
太极殿是隋朝和唐朝皇宫太极宫的主殿,面对承天门,殿前广场可供欣赏表演。太极殿的性质和唐朝大明宫含元殿及明清故宫太和殿相似。
国民革命忠烈祠是位于台北市大直的忠烈祠。为中华民国政府中央政府所在地之专祠,兼有中华民国首都忠烈祠之功能。建筑型式仿北京故宫太和殿。由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亲题为国民革命忠烈祠,民间则习称圆山忠烈祠、大直忠烈祠或台北忠烈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