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 编辑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是1860年2月至5月,太平军再次击破围困天京的清军江南大营的战役。
2
相关
陈炳文,安徽庐江人,太平天国封“听王”,曾于芜湖茶肆跑堂,臂力过人,能单手执巨壶隔数尺倒茶不漏,能舞80斤刀;1853年太平军经芜湖加入,1857年为副掌帅隶李秀成部,1858年参与三河之战,1860年参与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六月,奉命守嘉兴郡,清军提督张玉良将兵来犯,为陈炳文、陈坤书所败;从此守嘉兴,1861年二月至三月,炳文连克复海盐县、乍浦、平湖市,炳文遍贴布告四乡,部下兵将有滋扰者,各乡捆送至营,依律严办。时忠王奏请洪秀全酌减江浙赋税,天王允许,炳文推行颇力,徕商贾,于塘河驿道上下遍设粥厂以安抚流亡,虽缙绅也不欲陈炳文外调,颇得政绩赞誉。1862年年正月,受命调杭州,然仍兼领嘉兴军政事务。陈炳文好男色,身畔“有公子数人,傅脂粉,穿艳服”,劣绅汪心耕投其所好,进献娈童吴少溪,陈炳文“一见大喜,蓄为男妾,称以‘大姑娘’,出入卧内”。四月廿八日,听王与慕王谭绍光大破常胜军,克青浦,活捉法尔思德,掳获不少洋枪弹械,令洋兵逢战即畏怕,不敢轻易出战。
郜永宽,字云官,清湖北人,于1852年太平军攻占武昌前加入,初无名,隶李秀成部,于1860年夏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攻占苏州后,续攻上海郜始着闻,功爵封“简天义”、“简天安”,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守苏州,封“纳王”,后杀慕王谭绍光献降苏州,与两千名太平军因李鸿章毁约皆遇害。
太平天国之乱,又称洪杨之乱、赭寇、太平天国战争,是指太平天国引起的战乱,广义上是指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72年李文彩部的覆灭。其中依战事年代可分为江宁之战、太平军北伐、太平军西征、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安庆之战、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浙江大战等。
太平天国之乱,又称洪杨之乱、赭寇、太平天国战争,是指太平天国引起的战乱,广义上是指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72年李文彩部的覆灭。其中依战事年代可分为江宁之战、太平军北伐、太平军西征、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安庆之战、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浙江大战等。
他是早期老兄弟,参与1850年金田起义。从1853年开始守江西湖口县,清朝军屡攻不克,到1857年才失守,文金全军撤退。其后隶属右军主将韦俊,1859年韦俊在安徽池州降清,黄文金等人不愿跟随,于是带兵反击韦俊,夺回池州。1860年参与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此后转战江苏、江西、安徽等地。1862年封“堵王”。1863年从安徽南部进攻江西,欲夺取湖口,无功而还,其后进入浙江,守湖州。1864年南京失陷后,文金护卫洪天贵福从湖州出走,中途在宁国市伤重死,堂弟“昭王”黄文英予以埋葬,续护送洪天贵福逃亡。
郜永宽,字云官,清湖北人,于1852年太平军攻占武昌前加入,初无名,隶李秀成部,于1860年夏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攻占苏州后,续攻上海郜始着闻,功爵封“简天义”、“简天安”,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守苏州,封“纳王”,后杀慕王谭绍光献降苏州,与两千名太平军因李鸿章毁约皆遇害。
太平天国之乱,又称洪杨之乱、赭寇、太平天国战争,是指太平天国引起的战乱,广义上是指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72年李文彩部的覆灭。其中依战事年代可分为江宁之战、太平军北伐、太平军西征、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安庆之战、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浙江大战等。
太平天国之乱,又称洪杨之乱、赭寇、太平天国战争,是指太平天国引起的战乱,广义上是指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72年李文彩部的覆灭。其中依战事年代可分为江宁之战、太平军北伐、太平军西征、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安庆之战、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浙江大战等。
太平天国之乱,又称洪杨之乱、赭寇、太平天国战争,是指太平天国引起的战乱,广义上是指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72年李文彩部的覆灭。其中依战事年代可分为江宁之战、太平军北伐、太平军西征、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安庆之战、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浙江大战等。
太平天国之乱,又称洪杨之乱、赭寇、太平天国战争,是指太平天国引起的战乱,广义上是指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72年李文彩部的覆灭。其中依战事年代可分为江宁之战、太平军北伐、太平军西征、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安庆之战、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浙江大战等。